时间: 2025-04-25 23:4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11:23
“一木难扶”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一个木头难以扶起”,引申义为一个人的力量有限,难以独自支撑或改变一个大局,形容个体在集体或大环境面前的渺小。它通常用来表示需要团队合作或他人帮助才能完成某项任务。
该成语的来源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它的构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木材的理解。在古代,木材多用于建筑和器具制造,如果仅靠一根木头是无法完成***的建设工作的。这种道理在古人的生活中非常常见,因此逐渐演变为成语,表达个体力量的局限性。
“一木难扶”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团队合作与集体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一木难扶”不仅反映了个体的局限性,也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在团队管理、企业合作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强调团队精神的工作环境中。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对孤独奋斗的反思,带来一种无奈感。同时,它也激励人们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寻求他人的支持。它让我联想到许多团队合作的经历,尤其是在学*和工作中,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在我曾参与的一个学校项目中,最初我试图独立完成所有工作,但发现任务过于庞大,最后我向同学寻求帮助,大家一起分工合作,最终顺利完成了项目。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一木难扶”的道理。
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有一棵孤零零的树,尽管它努力向上生长,但依旧无法抵挡风雨的侵袭。于是,它开始呼唤周围的小树:“一木难扶,我们一起成长吧!”小树们纷纷靠拢,形成了一个团结的森林,共同抵御风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no man is an island”,意指没有人是孤立的,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支持。这个概念与“一木难扶”的意思相近,反映了不同文化中对合作与支持的共识。
通过对“一木难扶”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团队合作的价值和必要性。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提醒我在处理问题时,重视他人的帮助与合作。它也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愿意与他人沟通和合作,共同面对挑战。
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一木之难,非众木之所能扶。”
《后汉书·班超传》:“一木之难,非众力不能扶。”
《汉书·王莽传下》:“一木之难,非众木之所能扶。”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一木之难,非一人之力所能扶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一木之难,扶之者众。”
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