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1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44:17
成语“坐不垂堂”字面意思是“坐着而不让头垂向堂屋”,意指在家中安稳地坐着,不做任何事情。引申义则表示安逸舒适,但同时也隐含着懈怠、不思进取的意味。
“坐不垂堂”出自《后汉书·王允传》。其中描述王允在家中安坐而不理朝政,导致国家事务的疏忽。这个成语反映了一个人对工作、责任的漠视,强调了安逸状态可能带来的后果。
在不同语境中,“坐不垂堂”可以用于文学作品中,描述人物的懒惰,比如描写古代士人的安逸生活;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工作态度不积极;在演讲中,可以引申为对年轻人提出的警示,提醒他们不要过于安逸。
在**传统文化中,勤奋和努力被视为美德,坐不垂堂则被认为是懒惰的不良表现。现代社会依然强调积极进取,因此“坐不垂堂”在当今也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奋斗。
“坐不垂堂”让我联想到那些忙碌而充实的生活,和那些因懒惰而错失机会的人。它让我意识到,安逸虽好,但过度的安逸会导致后悔。
在我自己的学生活中,曾经因为懒惰而耽误了一门重要的课程,最终考试时感到非常后悔。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坐不垂堂”的意义,并激励我在今后的学中保持警惕。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写道:“小镇上有一位老者,他总是坐不垂堂,享受着阳光和微风,而那些勤奋的年轻人却在忙碌的田野中奋斗,最终创造了一个伟大的未来。”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resting on one's laurels”,都包含着对安逸状态的批评,强调不应满足于过去的成就而应继续努力。
通过对“坐不垂堂”的学,我意识到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个警示,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进取心,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恰当地使用这样的成语,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思想。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晋书·王导传》:“导坐不垂堂,言不越席。”
《后汉书·班彪传》:“彪坐不垂堂,言不越席。”
《汉书·王莽传上》:“莽坐不垂堂,言不越席。”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坐不垂堂,言不越席。”
《左传·宣公十五年》:“坐不垂堂,言不越席。”
向在张园,尝以千金之子~,昭示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