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3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48:26
成语“同垂不朽”的字面意思是指与某种事物共同存在而不会衰亡,体现了一种永恒和不灭的状态。基本含义上,它常用来形容事物的永恒价值或影响,强调某种成就或思想的持久性。
“同垂不朽”出自《史记·平原君赵武》,原文为“盖闻之者,皆以为不朽之名”。这个成语的历史背景与古代名士的声誉和成就密切相关,通常用来赞美那些卓越的人物或思想,其影响力和价值能够历久弥新。
该成语使用广泛,可以在文学作品中用来描述古今名士的伟大成就,也可以在日常对话中用于表达对某种思想或事物的认可,如在演讲中强调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传承。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追求长久的影响力和声誉是许多文人墨客的理想。因此,“同垂不朽”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成就,也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强调历史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语境中。
“同垂不朽”给人的情感反应是崇高与敬仰,联想到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及其思想。同时,它也带有一种激励的成分,鼓励人们追求能够影响未来的成就。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学校的演讲比赛中提到“同垂不朽”,表达了对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敬仰,认为他的理论不仅在他那个时代具有重要意义,至今仍然影响着科学的发展。这样的表达让我在同学中引起了共鸣。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将“同垂不朽”融入其中:
青山不老,白云长伴,
同垂不朽,辉映人间。
古今才子,俱成传说,
唯愿留名,映照未来。
在英语中,“timeless”或“eternal”是与“同垂不朽”相对应的表达,强调某种事物的永恒性。这些表达在文学和哲学中也常被使用,尤其在讨论经典作品和思想时。
通过对“同垂不朽”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某种成就的赞美,也是一种文化认同与传承的体现。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对历史与文化的敬意。
烈士的纪念碑,同书写碑文的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是同垂不朽的。
《晋书·王导传》:“导曰:‘吾与子同垂不朽矣。’”
《后汉书·班超传》:“超曰:‘吾与子同垂不朽矣。’”
《汉书·王莽传上》:“莽曰:‘吾与子同垂不朽矣。’”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与子同垂不朽矣。’”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同垂不朽,非独一人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