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2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27:38
“片言只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片段的言辞和字句”。它通常用来形容言语极少,内容简练,或者只言片语。基本含义指的是某人只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某种意思,或者只用极少的言辞来传达信息。
“片言只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论语》。孔子在书中提到,虽然一个人可能只说了几句话,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和智慧却是丰富的。该成语强调了简洁语言的力量和精炼表达的价值。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简洁的语言常常被视为智慧的象征。因此,“片言只字”不仅强调了语言的经济性,还有助于传达深刻的思想。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尤其在信息传播迅速的今天,简洁明了的表达更容易让人接受和理解。
“片言只字”给人一种简约而深刻的感觉,常常让我联想到那些言辞简练却富有哲理的老者。他们用简短的语言传递出智慧,令人深思。这样的表达方式也让我意识到,在沟通时,往往用最少的词语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我的生活中,曾有一次在课堂上教授同学们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我用“片言只字”来强调在演讲中,简洁的表达能够更好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通过这个成语,我帮助他们理解了简练的力量。
在一首短诗中,我尝试使用“片言只字”:
片言只字诉衷肠,
深意藏于无声旁。
月下独酌人未见,
一杯浊酒思量长。
这首诗通过简短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考,体现了“片言只字”的精髓。
在英语中,可以用“a word is enough for the wis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简短的言语可以传达深刻的含义。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两者都强调了语言的简练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通过对“片言只字”的学,我理解到简洁的语言不仅能提高沟通的效率,还能增强表达的深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追求精炼、准确的表达将是我不断努力的方向。这个成语提醒我,真正的智慧往往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片言只字,不关其间;事踪笔迹,皆可推校。
《宋史·文苑传·欧阳修》:“片言只字,皆足以传世。”
《唐诗纪事·李白》:“片言只字,皆有风骨。”
《文心雕龙·序志》:“片言只字,皆成文章。”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片言只字,皆足以动人心。”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片言只字,莫敢或违。”
君得其~,必手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