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4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09:59:16
“一字之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一字可以成为老师”。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短语都能够传授深刻的道理或者启示,强调语言的力量和表达的精炼。
“一字之师”源于古代的教育理念,强调语言的简练与深邃。该成语的具体出处较为模糊,但可见于古代文人的论述,特别是在对经典作品的解读过程中,常常提到字句的深刻意义。例如,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的“君子之道”经常通过简洁的言辞传达深刻的哲理,体现了这一成语的精神。
“一字之师”可以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日常交流、演讲、教育等多个场景。在文学作品中,读者常常通过分析某个字或词的用法,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可以用这一成语来形容某个简短的建议或教导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一字之师”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语言的重视和对智慧的追求。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传播的迅速发展,简洁而有力的表达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一成语的精神在现代传播和沟通中依然适用。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语言的魅力与力量。一个简短的句子能够激发深刻的思考,带来情感的共鸣。这让我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注重用词的选择,希望能够通过简洁的表达传递更多的情感和思想。
在我的学*过程中,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引用过“一字之师”,讨论了如何通过简洁的语言提高表达的有效性。这让我意识到,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影响信息的传递效果。
在创作中,我尝试将“一字之师”融入到一首诗中:
字如星辰耀夜空,
一言之师照心中。
简约之美藏深意,
智慧如泉涌流动。
在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表达简洁而有力的成语或短语。如英语中的“less is more”强调简约的表达方式带来的更大效果。这种思想在不同文化中普遍存在,反映了人类对表达的共同追求。
通过对“一字之师”的学,我认识到语言的力量和简洁表达的重要性。这不仅在我的语言学中起到了指导作用,也在我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上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个成语提醒我时刻关注用词的精准性,努力在有限的字数中传达无限的意义。
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晋书·王导传》:“王导曰:‘一字之师,可以为政。’”
《后汉书·班彪传》:“班彪曰:‘一字之师,可以为政。’”
《汉书·艺文志》:“一字之师,可以为政。”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一字之师,可以为政。’”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一字之师,可以为政。”
唐朝江陵龙兴寺齐己和尚作《早梅》诗:“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他请袁州郑谷修改。郑谷建议为体现早春将“数枝”改为“一枝”,齐己觉得十分在理,就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