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5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27:18
成语“片甲无存”的字面意思是“连一片铠甲都没有留下”。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战争或斗争中,遭受了极大的损失,甚至连生还者都没有,形容惨败或彻底失败的状态。
“片甲无存”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这篇文章记载了楚汉之争期间,项羽在乌江自刎前夕的情形。项羽在经历了多次战斗后,最终兵败,被迫逃亡,身边没有一个随从,连一片铠甲都没有留下。这个成语由此而生,形象地描绘了项羽的惨淡结局。
“片甲无存”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历史中,战争常常伴随着惨烈的失败和悲壮的故事,成语“片甲无存”反映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依旧适用,尤其在商业和竞争中,强调失败的后果,提醒人们更好地应对风险与挑战。
“片甲无存”这个成语带给我一种深刻的悲哀感。它不仅仅描绘了物质的损失,更反映了个人或团队在经历重大挫折后的无奈与失落。这样的联想让我在表达时更加谨慎,提醒自己在面对挑战时要保持清醒与警惕。
在我大学时期,有一次团队项目因为沟通不畅和准备不足,最终导致了不及格的结果。此时,我就可以用“片甲无存”来形象地描述我们的失败,提醒自己在未来的团队合作中加强沟通与协调。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片甲无存”:
战火纷飞夜无眠,
英雄气短梦难圆。
一朝失利声势去,
片甲无存泪满天。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无情和失败者的悲伤,体现了成语的情感深度。
在英语中,“utterly defeated”或“wiped out”可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同样强调了彻底失败的状态,但在文化背景和使用频率上,可能与“片甲无存”的历史积淀有所不同。
通过对“片甲无存”的学,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是对失败与教训的深刻反思。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必须保持谦卑与警惕,避免重蹈覆辙。
末将明日使姜尚无备,再杀他个片甲无存,早早奏凯。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军败,片甲无存。”
《明史·戚继光传》:“继光军溃,片甲无存。”
《宋史·岳飞传》:“飞军败,片甲无存。”
《旧唐书·李光弼传》:“光弼军溃,片甲无存。”
《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瓒军大败,片甲无存。”
臣闻兀术又犯中原,有岳飞青龙山大战,杀得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