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5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14:46
成语“不无小补”的字面意思是“并不是没有一点帮助”,引申为在某种程度上对某事有所帮助,虽然帮助可能不大。它通常用于表示某个行为或事物对改善现状或解决问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不无小补”这一成语的具体出处并不明确,但其用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对“补救”、“帮助”的相关表达。成语中的“无”与“小补”构成一种否定和肯定的对比,强调虽然帮助不大,但仍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作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强调“补救”和“帮助”的观念,这与传统的中庸之道相吻合。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复杂的问题,很多时候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来应对,而“不无小补”强调了即使是微小的改善也值得积极看待。
这个成语常常带给我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提醒我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要忽视任何一丝可能的帮助或改善。它让我在思考问题时,能够更加全面地看待事物。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在工作中遇到一个复杂的项目,虽然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但团队的努力和每个人的贡献都让我意识到,这个过程对我的职业发展不无小补,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春风化雨润无声,
虽无大补亦欣欣。
小小努力成大器,
不无小补助前行。
在英语中,可以用“not without its merit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虽然这种表达并不完全相同,但它同样强调了某事的积极作用。
通过对“不无小补”这一成语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在生活和工作中,任何微小的努力和帮助都是值得肯定的。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诸家虽或浅近,要亦不无小补,但在详择之耳。
《清史稿·食货志》:“虽非根本之计,不无小补。”
《宋史·食货志》:“虽非长策,不无小补。”
《后汉书·班超传》:“虽非大才,不无小补。”
《史记·平准书》:“虽不能尽善,不无小补。”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虽无大功,不无小补。”
穷得当卖全无,虽只区区四金,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