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5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57:10
成语“漏尽钟鸣”字面意思是指漏壶中的水滴尽,钟声响起。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时间到了,事情结束,通常用来比喻一个阶段的结束或时间的流逝。
“漏尽钟鸣”源于古代文化,特别是与计时、时间管理相关的传统。在古代,人们使用漏水来计时,当漏水完全流尽时,钟声便会响起,象征时间的终结。此成语体现了古人对时间的重视和对事物结束的敏感。
“漏尽钟鸣”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时间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成语“漏尽钟鸣”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思考。在现代社会,虽然科技带来了更多的时间管理工具,但人们依旧需要意识到时间的宝贵,成语仍然适用于强调效率和珍惜当下。
“漏尽钟鸣”带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感慨,提醒人们珍惜时间和生活中的每一刻。这种情感可以引发对过去的回忆,也会激励人们在未来把握机会。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历过一个重要的毕业典礼,当我走上舞台时,脑海中浮现出“漏尽钟鸣”的意境,意识到这段学*生活的结束,同时也期待未来的新开始。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运用:
岁月如烟,漏尽钟鸣,
往事如梦,已不再寻。
心中执念,随风而逝,
只愿此生,珍惜当今。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ime flies”或“time waits for no one”,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珍惜的思想。
通过对成语“漏尽钟鸣”的学*,我更加理解了时间的重要性和人生的短暂。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珍惜每一个瞬间,努力活出精彩。
漏尽钟鸣,箭驰风迫。
《明史·历志一》:“漏尽钟鸣,夜深也。”
《宋史·礼志十五》:“漏尽钟鸣,夜半也。”
《晋书·天文志上》:“漏尽钟鸣,夜分也。”
《文选·陆机·文赋》:“漏尽钟鸣,夜将旦也。”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漏尽钟鸣,夜未央也。”
老人~,旦夕就木,又安能长为汝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