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0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23:32
“异闻传说”由“异闻”和“传说”两个部分组成。“异闻”指的是不寻常的或奇特的事情的听闻;“传说”则是流传下来的故事或历史;整体上可理解为流传的奇异故事或不寻常的传闻。它通常用于描述那些离奇、神秘的故事或事情,往往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
该成语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人雅士和民间传说。**古代文人常常记录和交流一些离奇的故事,以此反映社会风俗、民情和人们的想象力。类似的成语或词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如《山海经》、《搜神记》等。
“异闻传说”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在文化中,异闻传说往往与民间信仰、信仰及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它们承载着人们的想象,反映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理解。在现代社会,尽管科学发达,人们依然对奇闻异事充满好奇,这种文化现象在网络文化和社交媒体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异闻传说”常常引发人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带有一种神秘感。它让人联想到古老的故事、神秘的传说以及未解的谜团,激发了对未知事物的兴趣。
在生活中,我曾经听过一个关于某个古老村庄的异闻传说,讲述的是村民如何与灵异现象互动。这种故事让我对当地的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促使我去探索更多类似的传说。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绘:“在那片古老的森林深处,流传着一个异闻传说——每当月圆之夜,树木间会传来低语,那是森林的守护灵在诉说千年的秘密。”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以用“folklore”(民间传说)来表达,指的是流传于民间的故事和传说。不同于“异闻传说”的侧重于奇特与神秘,西方的“folklore”更强调文化和社区的传承。
“异闻传说”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人类探索未知、追求奇异故事的体现。在语言学*中,它帮助我们理解文化背景与社会心理的重要性。同时,运用此成语也能丰富我们的表达,使交流更加生动和有趣。
诧异得那合学生员,街上的百姓,通国的乡绅,面面相觑,当做件异闻传说。
《宋史·艺文志》:“异闻传说,或真或伪,难以尽信。”
《晋书·天文志》:“异闻传说,多涉星象,以为吉凶。”
《后汉书·方术传》:“异闻传说,或以为神,或以为妖。”
《汉书·艺文志》:“异闻传说,皆出于民间,非正史所载。”
《史记·封禅书》:“天下异闻传说,多归于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