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01:19
成语“举世闻名”由“举世”和“闻名”两个部分组成。“举世”意指全世界或整个世界,而“闻名”则意味着声誉传播开来,广为人知。综合来看,举世闻名指的是某人或某事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得到广泛的认可。
“举世闻名”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虽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在许多古典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中,类似的表达常常用来形容某些伟大的人物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它反映了历史上那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或事物,如孔子、李白等在文化中享有的盛名。
“举世闻名”常用于描述那些在某个领域中具有卓越成就的人物或**。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许多事物都可能迅速成为“举世闻名”。比如,科技产品、文化现象、体育赛事等都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国际关注和认可。同时,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对卓越成就的赞赏和对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视。
“举世闻名”带给人一种崇高的情感,通常与成功、卓越和影响力相联系。这种成语在表达时往往能够引起听者或读者的敬仰和赞赏,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理想和目标。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读到一位著名科学家的传记,他的研究成果使他成为“举世闻名”的学者。这让我意识到在自己的领域内追求卓越的重要性,激励我努力学*和探索。
在诗歌中,我尝试将“举世闻名”融入:
山川秀丽藏名胜,
人杰地灵举世闻。
白云飘渺随风舞,
千古传承在心中。
这首小诗表达了对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赞美,借助“举世闻名”强调了文化的永恒价值。
在英语中,“world-renowned”或“famous worldwide”可以作为“举世闻名”的对应表达。不同文化中都有对杰出人物或**的赞美和认可,反映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观。
通过对“举世闻名”的全面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一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还能传达出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激励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
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宋史·文天祥传》:“文天祥,字履善,举世闻名之忠臣。”
《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字逸少,举世闻名之书法家。”
《后汉书·班超传》:“班超以智勇举世闻名,平定西域。”
《汉书·艺文志》:“司马迁,字子长,举世闻名之史家也。”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举世闻名,天下莫能与之争。”
中国的象牙雕刻是杰出的,北京的山水人物和广州的花卉动物牙雕,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