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2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23:11
成语“异涂同归”字面意思是“不同的道路,最终到达同一个目的地”。它比喻虽然采取不同的方法或途径,但最终的目标是相同的。这个成语强调了多样性和包容性,说明了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可以有多种选择和方式。
“异涂同归”出自《荀子·王制》中的一句话:“夫异涂同归者,虽千里之遥,犹可致也。”这里提到的“涂”指的是道路或途径,强调了即使道路不同,但最终能够到达同样的目的地。成语的形成反映了古代哲学家对于方法和目标关系的思考。
“异涂同归”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语境中:
在**文化中,强调和谐与包容,“异涂同归”符合这一思想,反映出对多样性的认可。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团队合作、企业管理等领域,越来越重视不同思维方式的融合与协作,体现了这一成语的时代适用性。
“异涂同归”让我联想到人生的多样性和选择的自由,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选择都是独特的,尽管态度和方法各异,但最终的目的可以是共同的,这种想法令人鼓舞。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与一个团队项目,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背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我们最终完成了项目,深刻体会到了“异涂同归”的意义。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各自奔波异涂远,
同归梦想一心连。
路途虽纷繁复杂,
终点处共看星天。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Different paths lead to the same destination”。这一说法与“异涂同归”传达的意思相似,强调了不同的方法可以达到相同的结果,但在文化背景上,可能更加强调个人努力与选择的重要性。
通过对“异涂同归”的学,我认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方法和观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促进团队合作,也能帮助我更全面地看待问题。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鼓励我更加开放和包容。
圣人异涂同归,或行或止,其趣一也。
《文选·陆机<文赋>》:“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纷葳蕤以馺遝,唯毫素之所拟。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揽营魂以探赜,顿精爽而自求。理翳翳而愈伏,思轧轧其若抽。是故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未识夫开塞之所由。”
《后汉书·荀韩钟陈列传》:“夫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异涂同归,此之谓也。”
《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今异涂而同归,此之谓也。”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此特易见功,何苦乃比于陈胜吴广之伦乎!然臣所以为陛下计者,异涂同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