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13:35
“进退无措”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前进和后退都没有办法”,引申义是形容在某种困境中无从应对,难以作出决定或采取行动的状态。
“进退无措”最早见于清代作家洪昇的《长生殿》中,其中提到人物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无法选择。这一成语在历史上反映了许多文学作品中人物面临的困境和无奈,成为了表达迷茫和无助的常用词汇。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进退无措”不仅反映个人的困境,也反映出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选择的增多,许多人在面临重大决策时常常感到“进退无措”,这也反映了现代人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
该成语传达出一种无奈和焦虑的情感,常让我联想到在关键时刻的犹豫与不决。这种状态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提醒我们在面对艰难选择时需要冷静思考,寻求解决方案。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有一次在工作中遇到重要项目时,由于团队内部意见不一,我感到“进退无措”。最终,我选择主动沟通,寻求共识,才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一首诗中:
月明点滴夜色寒,
独行思绪似水漫。
进退无措难言语,
只愿明朝梦再还。
这首诗描绘了在夜深人静时,内心的迷茫与无助。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at a standstill”或“in a quandary”,它们都表达了困境和无助的状态,但具体的文化内涵和使用场合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进退无措”的全面学,我深刻理解到该成语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增进与他人的沟通。
会西南风急,贼舟数千,果扬帆顺流鼓噪而至,舟遇桩不得动,进退无措,黼帅将士奋击,发火翎箭射之,焚溺死者无算,余舟散走。
你想那征战之事,可是期得日子定的么?遐叔得了这个消息,惊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