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3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36:09
成语“且战且退”字面意思是“边战斗边退却”,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面对困难或敌人时,采取一种灵活应对的策略,即在战斗中逐步后退,以便寻找更有利的机会或避免更大的损失。这种策略强调在压力下的应变能力与灵活性。
“且战且退”出自军事战术,历史上常用于形容在战斗中采取灵活的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局势。具体的典故来源不详,但可以从古代战争的策略中找到其根源。古人常常在面对强敌时,选择灵活应对而不是一味强攻,体现了智慧与策略的结合。
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相当广泛。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在逆境中的策略选择;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在面对困难时的应对策略;在演讲中,用于强调灵活应变的重要性。例如,在商业谈判中遇到强劲对手时,可以说“我们可以采取且战且退的策略,先保住我们的利益”。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智慧和灵活应变的策略被高度重视。“且战且退”反映了古代军事思想中的机智与策略。现代社会中,面对快速变化的环境,这种灵活的应对方式也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商业和人际关系中。
“且战且退”给人一种谨慎而又灵活的印象,反映出在困境中不放弃希望的态度。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仍然保持冷静、寻找机会的人,体现出一种韧性和智慧。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曾面临职业选择的困惑。在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我选择了“且战且退”的策略,先在现有岗位上积累经验,同时拓展自己的技能,最终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战士们在山头上踱步,面对着强敌的逼近。他们的指挥官高声喊道:“士兵们,今日且战且退,待我寻找转机,明日再图胜利!”这句话在风中回荡,犹如战士们心中的希望之火。
在英语中,与“且战且退”相近的表达是“retreat and regroup”,意指在遭遇挫折时后退并重新组织。这种表达同样强调灵活应对的智慧,但在文化背景上,可能更加强调战略撤退的军事策略。
通过对“且战且退”的学,我认识到在面对困难时,灵活应变、保持冷静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军事上的智慧,也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在交流时应考虑情境的变化,灵活运用语言,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北军奋勇,四门杀出,我军且战且退,诱北军四散离城。
《宋史·岳飞传》:“岳飞且战且退,以疲金师。”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且战且退,以诱敌深入。”
《资治通鉴·汉纪·高帝五年》:“韩信且战且退,以疲楚师。”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且战且退,至乌江。”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师且战且退,以诱敌。”
我们采取~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