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4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12:50
“不战而溃”字面意思是“没有经过战斗就溃败”,指的是在没有真正进行对抗或斗争的情况下,敌方就已经崩溃或失败了。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因恐惧、内部分裂等原因而导致的非战斗性溃败,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情况的轻易胜利。
“不战而溃”源于**古代的军事思想,尤其是与《孙子兵法》有关。孙子提倡“以智取胜”,强调用谋略和策略而非单纯的武力去赢得战争。成语的具体出处可能不详,但其思想在古代兵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不战而溃”在**传统文化中体现出一种重视智谋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商业竞争和人际关系中,这一成语的意义依旧适用。它反映了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心理战和策略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在面对挑战时,除了战斗外,还可以通过智慧和策略解决问题。它传达出一种非暴力的胜利方式,给人以启发和思考的空间。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常常遇到需要解决的复杂问题。通过运用“不战而溃”的思维,我尝试用沟通和协调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对抗,进行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一篇关于人生哲理的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不战而溃”:
风来云散不战声,
心中明灯照前行。
智巧胜敌无争斗,
安然自得任逍遥。
在英语中,“win without fighting”或“defeat without a fight”可以与“不战而溃”相对应。这些表达强调通过智慧和策略达到胜利,而非武力对抗。不同文化中都存在重视智谋而非单纯搏斗的观念。
通过对“不战而溃”的学*,我认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智慧和策略比单纯的对抗更为重要。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问题时更加注重策略的运用。
敌人不过几个师团,国民党几十万军队不战而溃,只有杂牌军还能打一下。
《宋史·岳飞传》:“金军不战而溃,岳飞遂入开封。”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袁绍军不战而溃,曹操遂入邺城。”
《资治通鉴·汉纪·高帝五年》:“楚军不战而溃,汉军遂入彭城。”
《史记·项羽本纪》:“汉军不战而溃,楚军遂入关中。”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师不战而溃,楚人遂入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