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12:45
“不成体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形成完整的体制和条理”。它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没有条理、没有规律,显得杂乱无章,或者形容人的行为、言论不合常理、不成体系。
该成语的来源比较模糊,但它的构成可以拆分为“体统”二字。“体”指的是事物的整体或结构,“统”指的是组织、归纳。结合在一起,“不成体统”强调的是一种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状态。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可能并不常见,但在后来的文学和口语中逐渐流行。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讲究的是整体和系统性,无论是做事还是说话。不成体统**反映了对条理和秩序的重视。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很多人会感受到信息的杂乱无序,因此该成语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
“不成体统”一词常常带有负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混乱、不安定和不专业的状态。它提醒人们在表达和行动时要注意整体性和条理性,以免给他人造成困惑。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曾经因为没有理清思路而导致报告的内容不成体统,最终影响了同事们的理解。因此,我在之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条理性,认真梳理思路,以确保信息的清晰传达。
在某个故事中,可以描绘一个角色因为情绪激动而说出一大堆话,结果让旁人一头雾水:“他的话就像一团麻,完全不成体统,让人无法理解他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在英语中,“out of order”或“chaotic”是与“不成体统”相似的表达,但它们的使用场景和文化背景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文化中,可能更加重视结构和规范,因此对“不成体统”的表现会更加敏感。
通过对“不成体统”的学,我认识到在交流中条理的重要性。无论是在生活、学还是工作中,保持思路的清晰和事物的有序,能够提高交流的效率和效果。这不仅有助于个人表达,也能够提升团队的合作效率。
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这位老爷,真正不成体统,到了大堂上,还同跟班的说笑。”
《聊斋志异·卷七·阿绣》:“阿绣曰:‘不成体统,何以见人?’”
《醒世恒言·卷十七》:“你这不成体统的,快些出去!”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这等不成体统的事,本该打一顿板子才是!”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凤姐儿道:‘你只管说你的,别管他不成体统。’”
此时官厅上乱烘烘的,闹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