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4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04:47
“一成不易”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的稳定性或固定性,强调一旦达成某种状态或成果后,就很难再进行调整或改变。它传达出一种坚持和稳定的意味。
“一成不易”源自古代文献,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左传》等古籍中。成语的构成中,“一成”指的是某种状态的确立或形成,“不易”则表示难以改变。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人对事物变化规律的观察,强调了稳定性的重要性。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稳定与和谐被视为重要的价值观,一成不易的概念反映了这种文化背景。现代社会虽然充满变化,但在某些领域如商业、家庭和友谊中,稳定性仍然被高度重视。
“一成不易”给人的情感反应多为敬畏和珍视。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变化时,不要忽视已经取得的成果和建立的关系,常常需要对已有的做法和成果给予尊重与维护。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与一个长期项目,项目的初期建立了非常明确的方向和团队氛围,随着时间的推移,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和信任逐渐形成,真切地体验到“一成不易”的重要性。我们在遇到困难时,总是努力保持这种稳定的状态。
在一个秋天的傍晚,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低语:“一成不易,恰如这片飘零的黄叶,虽已离枝,却依然眷恋着那曾经的丰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once established, hard to change”,强调一旦建立的东西就难以改变。不同文化中对稳定性的重视程度各有不同,但普遍存在对变化的谨慎态度。
通过对“一成不易”的学,我深刻理解到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稳定与坚持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让我意识到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珍视,鼓励我在沟通时更加注重事物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夫天之行度多端,而人之智力有限……惟合古今人之心思,踵事增修,庶几符合。故不能为一成不易之法也。
《明史·刑法志》:“律令既成,一成不易。”
《宋史·食货志》:“税法既立,一成不易。”
《后汉书·班固传》:“法制既定,一成不易。”
《汉书·食货志》:“制度一定,一成不易。”
《史记·秦始皇本纪》:“法令出一,一成不易。”
至于讲到丝的工业,从前发明的生产和制造方法都是很好的,但是~,总不知道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