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24:25
“反掌之易”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翻掌的动作非常容易,形象地比喻事情非常简单,可以轻易完成。基本含义指某种行动或任务非常轻松,毫不费力。
“反掌之易”出自《庄子·外物》。在这部经典中,庄子通过各种寓言和比喻来表达他的哲学思想,强调自然和自由。在这个上下文中,成语表现的是智慧的灵活性和应对困难的从容,反映了庄子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随和态度。
“反掌之易”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反掌之易”在*文化中体现了对智慧和能力的尊重,强调通过努力和学使得某些事情变得简单。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可以用来鼓励人们在面对复杂挑战时保持信心,强调通过积累经验和知识来降低难度。
听到“反掌之易”,我常常联想到面对困难时的从容和自信。这种简单的表达方式传递出一种积极的心态,提醒我在生活中保持乐观,努力去克服挑战。
在我工作中,有一次遇到一个看似复杂的项目,团队成员都感到很困惑。于是我鼓励大家,从简单的步骤入手,逐步解决问题。最终我们成功完成了项目,大家也感叹这件事其实是反掌之易。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繁华路上千重障,反掌之易笑双旁。 心中意念如风舞,事事皆轻莫彷徨。”
在英语中,“as easy as pie”可以视为与“反掌之易”对应的表达,均表示某件事情很简单。然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各自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通过对“反掌之易”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在语言中表达事情的轻松与简单。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能力,也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能够更积极地看待问题。这一成语提醒我,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只要循序渐进,就能迎刃而解。
得了两州,心中大喜,不胜矜夸,谓取宋天下如反掌之易耳。
《明史·徐达传》:“达曰:‘此易耳,事成反掌之易。’”
《宋史·岳飞传》:“飞曰:‘此易耳,事成反掌之易。’”
《晋书·王导传》:“导曰:‘此易耳,事成反掌之易。’”
《后汉书·王允传》:“允曰:‘此易耳,事成反掌之易。’”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君与楚合从,事成反掌之易,何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