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1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22:38
“刻鹄不成”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雕刻一只天鹅(鹄),但结果没有成功。它的基本含义是比喻做事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实质,最终却无法达成目标。
“刻鹄不成”出自《南史·王僧孺传》。在这则故事中,有人试图雕刻一只天鹅,但由于过于追求形象的完美,反而没有刻成,最后只留下了一个失败的作品。这个成语传达了对追求表面形式而忽略实际内容的批评。
该成语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实用性和实际效果。这个成语反映了这种文化背景,强调做事要注重实质而非表面。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商业和教育领域,刻鹄不成的现象依然存在,提醒人们注重实际成果而非华丽的表象。
这个成语让我想起了许多在工作或学*中只顾表面而未能取得实质成效的案例。这种失败的经历往往带来挫败感和反思,促使我更加注重实际内容的深度和价值。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曾经因为过于追求完美的报告格式而忽视了内容的深度,最终导致了不佳的反馈。这使我意识到,必须在追求形式与关注实质之间找到平衡。
在一个故事中,我设想了一位年轻的艺术家,他在追求完美的雕塑作品时,整日忙于打磨外表,最终却因为忽略了内在的情感和思想,导致作品虽然看似华丽但却毫无灵魂,体现了“刻鹄不成”的深刻含义。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All style and no substance”,意指只注重形式而没有实质内容。这种表达在许多文化中都有其对应,反映出对表面和实质之间关系的共同关注。
通过学“刻鹄不成”,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性,更在生活中提醒我们关注实际行动和结果。它促使我在学和工作中更加注重实质,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方法和思维。
将来工匠一门,不用聘请外国人,就是有人开造机器的厂,也有内行人指点,不至于刻鹄不成了。
《市声》第31回:“将来工匠一门,不用聘请外国人,就是有人开造机器的厂,也有内行人指点,不至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