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0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22:22
“刻成家”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一个人非常刻,表现出尖酸刻*的性格。基本含义指那些以冷酷、尖刻的言辞和态度对待他人,往往使人感到不快或受伤。
“刻成家”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它的字面构成可以追溯到“刻”和“成家”两部分。“刻*”意指对人对事态度冷漠、严厉,甚至带有攻击性;“成家”则是指建立家庭或形成某种社会关系。这个成语的构成隐含着一种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对他人的不宽容。
“刻成家”适用于描述一个人或一群人对待他人时的态度,通常出现在批评、讨论人际关系、心理分析等场合。比如在小说中,某个角色可以被描述为“刻成家”,以突出其与他人之间的冲突。在日常对话中,它可以用来指责某人的言行。
同义成语:尖酸刻*、冷酷无情
反义成语:宽厚待人、和气生财
在*传统文化中,刻的行为往往被视为不道德和不受欢迎的。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个体的社会关系,也可能对家庭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个体之间的竞争加剧,一些刻*的言辞和行为在职场和社交中依然存在,但人们对这种行为的容忍度普遍降低。
“刻*成家”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负面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冷漠、孤独和人际关系的破裂。它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当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辞,尽量避免伤害他人。
在我的生活中,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总是以刻*的方式评价他人的工作,导致团队气氛十分紧张。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尝试与他进行沟通,希望他能以更友善的方式提出意见,结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运用“刻*成家”:
冷言冷语刀锋利,刻*成家无情志。
人间暖意何处寻,唯愿君心似水温。
在英语中,“biting”或“caustic”可以用来描述类似的刻*态度,而“cutting remarks”则是指尖锐的评论。这些表达同样传达了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意图,但文化背景和社会接纳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刻成家”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注意言辞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学*和使用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维护人际关系。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刻薄之臣,国之大患。”
《后汉书·杨震传》:“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汉书·食货志下》:“刻薄之吏,民弗亲也。”
《史记·平准书》:“刻薄寡恩,民多怨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刻薄之政,民弗堪也。”
那些商人平日之间寸铢积累,~,看得那银钱十分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