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3:2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00:09
成语“不了不当”字面意思是“不了解就不能做出判断”。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没有充分了解情况或事物的情况下,不能轻率地做出决定或评价。这提醒人们在处理事务时要谨慎,避免因为缺乏信息而产生误导或错误判断。
“不了不当”出自《论语》,原文为“君子不器”。虽然这个具体成语的来源不如许多其他成语明确,但其核心思想与古代哲学家强调的认识论和行事态度密切相关。在古代,知识和智慧被视为重要的美德,因此强调在决策前要有充分的了解。
该成语适用于多个场景,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知识与智慧,强调在做出决策前需要对所面对的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的快速传播,很多人往往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因此“不了不当”的观念仍具现实意义,提醒人们要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不了不当”让我联想到在生活中做决定时的谨慎与思考。它不仅是对他人的提醒,也是一种自我警示,让我意识到在快速决策时代,获取信息和真相的重要性。
在我一次选择职业的经历中,曾接到一个工作机会。起初因为对公司及行业不熟悉,心里有些犹豫。最终我决定深入调研,了解公司的背景和文化。正如“不了不当”所言,经过充分了解后,我做出了更为明智的选择。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不了不当”:
微风轻拂柳枝间,
不知花落几时还。
不了不当轻言语,
细听花语待春寒。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场景,表达了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宁愿静待时机的态度。
在英语中,“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类似于“不了不当”的意思,强调在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不应做出评判。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表达,反映出人们对于判断与决策的普遍重视。
通过对“不了不当”的学*,我深刻体会到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谨慎与理智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思维方式的体现,提醒我们在信息繁杂的社会中,要学会深入分析,做出明智的选择。
这老人忒没正经……知道五年十年在世,却去干这样不了不当的事!
《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一:“读书须是穷究道理彻底。如人之食,嚼得烂方可咽下,然后有补。若不能晓得,纵使当时记得,亦不了不当。”
《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读书须是穷究道理彻底。如人之食,嚼得烂方可咽下,然后有补。若不能晓得,纵使当时记得,亦不了不当。”
《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九:“读书须是穷究道理彻底。如人之食,嚼得烂方可咽下,然后有补。若不能晓得,纵使当时记得,亦不了不当。”
《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五:“某尝说,读书须是穷究道理彻底。如人之食,嚼得烂方可咽下,然后有补。若不能晓得,纵使当时记得,亦不了不当。”
《朱子语类》卷六十八:“圣贤之言,须常将来眼头过,口头转,心头运,方见得这道理愈无穷,愈不了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