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5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15:33
“画虎不成”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画的虎没有画成功”,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人在模仿或学*某种技艺时,结果却未能如愿,所做的与目标相差甚远。这一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做事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完全失败。
“画虎不成”源自《后汉书·光武帝纪》,其中提到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试图画一只*,但画出的虎却不像,反而像了一只狗。这个典故反映了艺术创作中常见的失败现象,强调了模仿和学的难度。
“画虎不成”常用于批评或自嘲在某个领域努力学却未能取得成功的情况。它可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或者日常对话、演讲中,尤其是在讨论艺术、手工艺、技能学等话题时。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画虎不成”在*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在艺术和技艺方面,常常被用作反思和自省的工具。它提醒人们在追求完美和模仿他人时可能遭遇的挫折。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也适用于各种追求的领域,如创业、学、职场发展等。
对于“画虎不成”,我常常联想到努力和失败的结合。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努力可能不会立刻见到成效,而是需要不断地尝试和调整。这种思考促使我在面对挫折时保持乐观,继续前行。
在我学*绘画的过程中,有一次我尝试模仿著名画家的作品,但最终画出来的作品完全没有那种气质,确实感受到“画虎不成”的无奈。但我也从中学会了接受自己的风格,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在某个故事中,可以描绘一位年轻的画家,他在学*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挑战。尽管他每次都努力模仿大师的作品,但总是“画虎不成”,最终他意识到,真正的艺术在于找到自己的声音,决定放弃模仿,开始探索原创。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to miss the mark”,意指未能达到目标或预期效果。这个表达在使用上的语境与“画虎不成”相似,均反映了努力与结果之间的反差。
通过对“画虎不成”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努力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一成语提醒我不怕失败,勇于尝试,并在失败中寻找成长的机会。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从容。
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对子侄后辈教育十分严格,希望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他不喜欢侄子马严和马敦在别人后面说长道短,他写信《诫兄子严敦书》告诫他们,让他们学杜季良、龙伯高。如果学不成就像画不成老虎反而画得像一头狗一样
有临摹而妙者,若合符节也。有临摹而拙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