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15:31
成语“画脂镂冰”字面意思是用脂粉在冰上作画,形容事物的表面光鲜亮丽,但实质却非常脆弱和不真实。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表面华丽、内在却空洞或不堪一击的事物。
“画脂镂冰”出自《红楼梦》中的一段描写,书中提到用脂粉在冰上作画的情景,象征着一种短暂和虚幻的美。这个成语的形成与古代对美的追求与理解有关,反映了社会对表象与实质之间关系的思考。
该成语可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社交场合、演讲等。比如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些美丽的女子,或是华丽的装饰;在日常对话中,用于形容某些虚浮的言论或行为;在演讲中,可以用来警示听众关注事物的本质,而非表面现象。
“画脂镂冰”在**文化中常常用于批评那些浮夸的现象,提醒人们关注内在的真实与价值。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这个成语的适用性愈加明显,因为许多表面上看似成功的事物往往缺乏实质内容。
使用“画脂镂冰”这个成语时,往往会引发人们对表面与实质之间关系的思考。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华丽的活动或产品,虽然吸引眼球,却很难持久。这种对比常常带来一种失落感,也使我更加关注内在的真实。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与一个看似非常成功的活动,但实际上参与者对活动的内容并不感兴趣,只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形象。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画脂镂冰”所表达的含义,提醒我在未来的活动中,更加注重内容的真实与实质。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画脂镂冰”:
月明点滴窗前影,
华衣*施似梦轻。
花间醉酒无情意,
画脂镂冰空自清。
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比美丽的景象和内心的空虚,表现出对表面繁华的反思。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这句话也强调表面光辉与内在真实之间的差异。两者都反映了对表象与实质的关注,但在文化背景和使用场合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画脂镂冰”的学,我认识到表象与内在的关系在语言表达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对事物的描述,更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这个成语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我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更加关注事物的真实本质,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
故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
《宋史·岳飞传》:“画脂镂冰,终无成事。”
《晋书·王衍传》:“画脂镂冰,虚费工力。”
《后汉书·何进传》:“画脂镂冰,劳而无效。”
《文选·张衡·西京赋》:“画脂镂冰,费日损功。”
《淮南子·说山训》:“画脂镂冰,虽工弗能美也。”
非若前世一偏一曲之士,~,角无用之空文,徒为耳目之观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