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22:56
成语“追悔不及”的字面意思是指后悔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基本含义是指做错事或失去机会后,感到懊悔却无法弥补,强调事情的发展已经超出了可挽回的范围。
“追悔不及”出自《左传》,原句为“君子之德,风之至;小人之德,草木之风;是故君子之德,风追之;小人之德,草木之风追之”。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于时间和机会的珍视,提醒人们要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做好准备,以免事后追悔。
“追悔不及”常常用于描述人们在失去机会或犯错后所感到的懊悔,适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和演讲中。例如,在一篇小说中,角色可能在做出重大决定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感到“追悔不及”。在日常对话中,朋友可能会用它来安慰另一个人在工作或感情上的失误。
同义成语:后悔莫及、为时已晚
反义成语:未雨绸缪、未雨先知
在**文化中,时间观念和机会的把握被视为重要的智慧。“追悔不及”不仅反映了对时间的珍惜,也体现了对决策的谨慎态度。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更需关注机会的把握,以免在未来感到遗憾。
“追悔不及”让我联想到许多生活中的遗憾,如错过一个重要的机会、未能珍惜身边的人等。它带有一丝悲伤和无奈,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做出明智的选择。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因不认真对待一门课程而在期末考试时感到追悔不及。经历了这样的教训后,我学会了更加重视每一个机会,努力做到未雨绸缪。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追悔不及”:
春花秋月何时了,
追悔不及恨难消。
唯愿今朝把握住,
莫让流光空自逃。
这首诗表达了对时间的珍惜与对机会的把握,强调了追悔的无奈。
在英语中,“too late to regret”或“too little, too late”可以与“追悔不及”相对应。这些表达同样传达了后悔发生时已经为时已晚的意思,反映了不同文化对时间和机会的共同理解。
通过对“追悔不及”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后悔的表述,更是一种对生活的警示。它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在做决策时要更加谨慎,珍惜手中的每一个机会。
上大怒,命左右杀之。既而追悔不及,因下诏罪状之。
黄妃言罢,殷郊与殷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