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借箸代筹

时间: 2025-04-26 02:37:54

借箸代筹

基础信息

  • 成语借箸代筹
  • 繁体藉箸代籌
  • 拼音 jiè zhù dài chóu
  • 用法 "作谓语;指代人出主意"

【借箸代筹】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00:33

基本定义

“借箸代筹”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借用筷子来代替筹码”。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借助外力或他人之物来解决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通常隐含着一种不完全依靠自己能力的意味。

成语来源

该成语源于古代的用餐*俗,筷子是用来夹食物的工具,而筹则是古人用来计数或记录的器具。小说《红楼梦》中提到的“借箸代筹”,暗示了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需要依赖他人的工具或方法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比喻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

使用场景

“借箸代筹”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

  • 文学作品:可用来形容角色在困境中依赖他人的帮助。
  • 日常对话:朋友之间讨论问题时,可以用来说明需要借助他人的经验或工具。
  • 演讲:在讲述团队合作时,可以引入该成语来强调集体智慧的重要性。

示例句子

  1. 在这次项目中,我们团队的成功,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真可以说是“借箸代筹”。
  2. 他在写论文时,借用了很多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实是“借箸代筹”的典型例子。
  3. 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借助外部资源,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正如“借箸代筹”。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借力打力:利用他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 借风使船:利用有利条件来推动自己的事情。
  • 反义成语

    • 独立自主:指依靠自己,不向他人求助。
    • 自力更生:强调自己努力,不依赖他人。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团结合作和互助的精神,因此“借箸代筹”所表达的思想与社会价值观相契合。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同样适用,因为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团队合作和资源共享变得愈发重要。

情感与联想

“借箸代筹”让我联想到在生活的许多场合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借助他人的力量总能让人感到温暖和支持。这种情感反应也促使我在生活中更加乐于助人。

个人应用

在我大学期间,有一次我在一门重要的课程中遇到困难,无法完成一项作业。我的同学愿意借给我他们的资料和思路,最终我顺利完成了作业。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借箸代筹”的意义。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老李坐在庭院中,手中握着一根筷子,心中却在思考着一篇未完成的文章。他自言自语:“在这人生的旅途中,往往需要‘借箸代筹’,才能找到前行的方向。”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to borrow from others”或“to rely on others”可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这反映了文化中对个人独立与合作的不同强调。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借箸代筹”的全面学,我不仅理解了它的字面和隐喻意义,也意识到在生活中,借助他人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也让我更加意识到合作与互助的价值。

【借箸代筹】的来源

请借前箸以筹之。

【借箸代筹】的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后汉书·袁绍传》:“绍乃借箸为筹,指画形势。”

《史记·留侯世家》:“良因说汉王曰:‘请借前箸以筹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使荀息借箸于秦,秦伯许之。”

【借箸代筹】的故事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与项羽争执不下时,谋士鹂食其也没有别的好办法,这时张良进来拜谒。刘邦问怎样才能尽快战胜西楚霸王项羽。张良见刘邦桌上有筷子,就拿起筷子在桌上画起来,指点江山。刘邦顿时茅塞顿开、喜笑颜开

【借箸代筹】的例句

~一县策,纳楹闲访百城书。

相关问答

借箸代筹的意思

借箸代筹的典故

借箸代筹造句

张良借箸代筹

借箸代筹打一动物

借箸代筹是褒义还是贬义

借箸代筹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借箸代筹的主人公是谁

借箸代筹的近义词

推荐查询

  • 借箸代筹的意思
  • 借箸代筹的典故
  • 借箸代筹造句
  • 张良借箸代筹
  • 借箸代筹打一动物
  • 借箸代筹是褒义还是贬义
  • 借箸代筹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 借箸代筹的主人公是谁
  • 借箸代筹的近义词

相关查询

兽穷则啮 兽心人面 兽困则噬 兼资文武 兼览博照 兼覆无遗 兼葭秋水 兼葭倚玉 兼而有之 兼程而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诎节 飞结尾的成语 铺撒 黍字旁的字 老子长孙 矛字旁的字 角倚 不分胜败 金蝉脱壳 人己一视 包含漾的词语有哪些 东巴文 入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中原逐鹿 小家碧玉 缶字旁的字 包含置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