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8 03:0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11:37
“箪食壶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箪(竹筐)盛食物,用壶盛饮料。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主人以简单的食物和饮料热情招待客人,体现了质朴和真诚的待客之道。
“箪食壶浆”出自《论语·宪问》,原文为:“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意思是对于食物的选择应该讲究精致和细腻,而“箪食壶浆”则强调了在待客时的朴实和真诚。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重视情感与道义而非物质的价值观。
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尤其是在家庭聚会、朋友聚餐或传统节日等场合。它也可以用于文学作品中,描绘一种温馨、亲切的场面,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在演讲中,此成语可以用来表达对待人接物的谦逊和诚意。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待客之道非常重要。成语“箪食壶浆”体现了古人在待客时强调的简朴与真诚,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在现代社会,尽管生活方式多样化,但质朴的待客方式仍然受到许多人推崇,尤其是在家庭聚会和朋友聚餐中。
“箪食壶浆”让我联想到温暖的家庭聚会,简单但充满诚意的款待令人倍感亲切。它体现了一种真诚的情感,提醒我们珍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联系,而非物质的奢华。
在我生活中,有一次在朋友家聚会,虽然他们的款待非常简单,但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与诚意,正是“箪食壶浆”的体现。这样的经历让我更加珍视与朋友的情谊。
在一个小村庄里,老奶奶用箪食壶浆招待每一位经过的旅人。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嚣,老奶奶的家总是充满了温暖和笑声。每一口食物,都承载着她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客人的关怀。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到“home-cooked meal”或“simple hospitality”。不过,西方文化中的待客方式通常更强调食物的丰盛和多样性,与“箪食壶浆”所传达的质朴相对。
通过对“箪食壶浆”的学*,我深刻体会到待人接物的真诚与质朴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重视情感的交流和真实的互动。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晋书·王导传》:“箪食壶浆,以迎大军。”
《后汉书·袁绍传》:“箪食壶浆,以迎义师。”
《汉书·王莽传下》:“箪食壶浆,以迎新室。”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箪食壶浆,以迎将军。”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战国时期燕国相国子之暴政,大将子被、太子平率兵讨伐,国内大乱。齐宣王趁机出兵攻打燕国并控制大部分领土,燕国老百姓用箪送吃的,用壶装喝的欢迎齐军,齐宣王想侵吞了燕国咨询孟子,孟子说:“你会让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
时操引得胜之兵,陈列于河上,有土人~以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