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5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12:56
“思贤如渴”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口渴一样渴望贤才。其基本含义是形容对有才德的人非常渴望和迫切的心情,强调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求。
“思贤如渴”出自《尚书·大禹谟》,原文为“思贤如渴”。这句话反映了古代对贤才的重视,强调君主和领导者必须具备对人才的高度敏感与渴望,以便更好地治理国家和服务于人民。
该成语通常在文学作品、演讲、职场交流等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历史上,贤才被视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思贤如渴”反映了儒家文化中重视人才的传统。这种渴求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尤其是在企业和组织中,寻求优秀人才被认为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思贤如渴”让我联想到古代帝王对贤才的渴望,这种渴望不仅是对知识和能力的追求,更是对国家、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它也让我思考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更好地识别和重视身边的人才。
在我的工作中,曾经面临过一个项目需要寻找合适的人才来推动进展。我深刻体会到“思贤如渴”的重要性,最终通过积极的沟通和选拔,找到了一位非常合适的团队成员,使得项目顺利开展。
在一个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思贤如渴”:
夜空繁星似宝石,
渴望贤才如甘霖。
千古风流共此生,
愿得明月照君心。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也融入了诗歌的美感。
在英语中,有一个类似的表达是“thirst for talent”,同样强调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然而,文化背景不同,成语的使用频率与场合也会有所差异。在一些西方文化中,更强调个人能力与自我发展,而在**文化中,贤才的集体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被更为重视。
通过学“思贤如渴”,我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识别和重视人才的重要性。这不仅在工作中适用,也在日常生活中提醒我要珍惜身边有才华的人。这个成语在语言学与表达中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让我更加关注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价值。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治军严整,思贤如渴,凡有才能者,无不重用。”
《明史·海瑞传》:“瑞为人刚正,不阿权贵,思贤如渴,凡有才能者,无不荐拔。”
《宋史·岳飞传》:“飞忠义激发,思贤如渴,每得一士,必亲与语,观其才器。”
《晋书·王导传》:“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思贤如渴。”
《后汉书·孔融传》:“融既到,值王师大举,思贤如渴。”
启翁,你看他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