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3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13:13
“怡然养寿”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指心情愉悦、安宁自在地生活,以达到长寿的目的。“怡然”意为心情愉快、从容不迫;“养寿”则是指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态来延续生命和保持健康。
“怡然养寿”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它的构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对生活态度和长寿观念的追求。在传统文化中,“怡然自得”常被提及,强调一种安适的生活方式。而“养寿”则与道家和儒家的养生理念密切相关,这些思想倡导人们通过良好的心态和生活*惯来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怡然养寿”可以在多个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养生和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怡然养寿”反映了人们对自然、身心和谐的向往。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这个成语提醒人们关注内心的平静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现实意义。
“怡然养寿”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放松。它让我联想到与家人朋友共度时光的快乐,以及享受生活小确幸的重要性。这个成语在表达时,常常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段压力较大的工作时期,时常感到焦虑。后来,我开始尝试“怡然养寿”的生活方式,比如每天散步、做瑜伽和阅读,通过这些方式逐渐找回了内心的平和。我体会到,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确实能提升生活质量。
在一个宁静的早晨,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我盘腿坐下,手捧一本书。心中默念:“怡然养寿”,仿佛世界都为我静止。喝一口温热的茶,轻轻闭上眼,感受那一瞬间的安宁与满足,似乎时间也变得缓慢,生命的每一刻都如此珍贵。
在英语中,表达相似意思的短语可能是“live happily and healthily”,强调生活的愉悦与健康。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的“和”文化也强调内心的平和与生活的平衡,尽管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对生活态度的追求是一致的。
通过对“怡然养寿”的学,我深刻认识到,心态和生活方式对于健康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中,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表达时更加注重情感的传达。它提醒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使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其践升帝位,克广洪业,以光祖宗之烈,使朕优游履道,颐神养性,可不善欤?
《吕氏春秋·本生》:“故圣人之制万物也,以全其天也。天全,则神和矣,目明矣,耳聪矣,鼻臭矣,口敏矣,三百六十节皆通利矣。若此人者,不言而信,不谋而当,不虑而得;精通乎天地,神覆乎宇宙;其于物无不受也,无不裹也,若天地然;上为天子而不骄,下为匹夫而不惛;此之谓全德之人。”
《淮南子·精神训》:“故曰:‘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论语·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