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4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55:09
成语“求贤如渴”字面意思是“像渴望水一样渴求人才”。其基本含义指的是对优秀人才的迫切需求,形容对人才的渴求程度非常高,表明一种急切的态度。
“求贤如渴”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其中,光武帝刘秀在建立汉朝期间,十分重视人才,他认为人才对国家的兴盛至关重要。成语通过形象化的比喻,使得对人才的渴求更加生动而深刻。
“求贤如渴”常用于形容领导者、企业家或机构在招聘和选拔人才时的迫切心态。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描绘一个国家或组织对于人才的需求。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表达个人对某种能力或知识的渴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人才被视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成语“求贤如渴”反映了自古以来对人才的重视。在现代社会,尤其是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和组织对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体现了这一成语的现实意义。
“求贤如渴”带给人一种强烈的急迫感,反映出对知识和能力的渴望。这种情感不仅适用于个人的成长,也适用于集体的进步,激励人们不断追求卓越。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时常感受到“求贤如渴”的心态。例如,在团队项目中,我意识到优秀的团队成员对项目成功的重要性,因此我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更好地和团队协作。
在现代诗中,可以写道:
在知识的海洋中,
我如干涸的土地,
渴求那一滴智慧的甘露,
求贤如渴,心如焚。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desperate for talent”或“in search of talent”,虽然意思相近,但在文化背景中,汉语表达更富有形象性和生动性,强调了渴求的程度。
通过对“求贤如渴”的学,我更深刻地理解到人才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态度,增强了我的沟通能力。
昔在前世,求贤如渴。
《宋史·岳飞传》:“飞忠义愤发,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上亦知飞可用,求贤如渴。”
《旧唐书·魏徵传》:“太宗求贤如渴,闻徵名,召见之。”
《晋书·王导传》:“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每劝帝克己厉精,求贤如渴。”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主于是乃自顾展四海之志,求贤如渴。”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帝每求贤如渴,四方之士,多归之。”
贞观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