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3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56:55
“临食废箸”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吃饭时放下筷子”。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饭未吃完之前就停止进食,比喻因为某种原因而放弃正在进行的事情。
“临食废箸”出自《左传》,原文是“临食而废箸”,意思是临近吃饭时放下筷子。这一成语强调在做某件事情时因外在因素而中断,反映了对时机和决策的敏感性。
在不同的语境下,“临食废箸”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临食废箸”在**文化中反映了对时机和选择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面临选择与放弃的时刻。
这一成语常常带有一种无奈和遗憾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在生活中无法完成的目标和梦想。它提醒我们珍惜机会,把握时机。
在我个人生活中,有一次我本打算参加一个重要的项目,但因为家中的突发**,不得不选择放弃,正如“临食废箸”所形容的那样,让我深感遗憾。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写: “就在即将品尝到那道美味佳肴的时候,王明突然接到一通电话,心中五味杂陈,他不得不临食废箸,放下筷子,走向未知的未来。”
在英语中,可以用“to drop everything”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虽然语境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因某种原因而放弃正在进行的事情的概念。
通过对“临食废箸”的分析,我深刻理解到在生活中时机的重要性,以及做出选择时可能面临的遗憾。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选择时更加谨慎和思考。
此冉之所以卧不安席,临食而废箸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