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0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38:55
“可操左券”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可以操纵左边的券”,通常指的是有信用、有保障的承诺或协议。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某事可以被信赖,或者某种承诺是可以兑现的。
“可操左券”出自《左传》,它讲述了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强调了言而有信的重要性。在古代,左券是用来记录承诺的凭证,尤其是与债务或约定有关的。在这个背景下,“可操左券”被引申为“可以信赖”的意思,强调了信任的价值。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正式或文学的场合,表示一种承诺或契约的可靠性。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值得信赖。在演讲中,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强调诚信的重要性。例如,在商业谈判中,可以说“我们的合作是可操左券的,双方都应遵守承诺”。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诚信被视为一种美德。“可操左券”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契约精神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虽然商业环境复杂多变,但诚信依然是商业合作和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原则,这一成语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可操左券”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它传达出一种温暖和安全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建立和维护可信赖的关系。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与朋友合作进行一个项目,我们在开始之前就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这种沟通让我们在整个过程中都能够保持信任与合作,真是“可操左券”的体验。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诚信如同那可操左券,铭刻在每个人的心间。无论风雨如何变幻,唯有真诚的承诺,才能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迎接明天的曙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to be trustworthy”或者“to have integrity”。这些表达同样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反映了不同文化中对信任和契约的重视。
通过对“可操左券”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诚信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在古代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同样提醒我们要珍视信用和承诺。它在我的语言学*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诚信的概念。
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三》:“操曰:‘吾闻可操左券者,必胜。’”
《后汉书·袁绍传》:“绍曰:‘吾闻可操左券者,必胜。’”
《汉书·王莽传》:“莽曰:‘吾闻可操左券者,必胜。’”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闻可操左券者,必胜。’”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可操左券者,必胜也。”
人生为农最可愿,得饱正如执左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