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4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38:37
成语“可喜可愕”由“可喜”和“可愕”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既让人感到高兴,又让人感到惊讶。基本含义是指某种事物或情况同时具备令人欣喜和让人震惊的特征。
“可喜可愕”出自《红楼梦》中,原文是“可喜可愕,岂不巧乎!”这一成语体现了作者对情节发展的复杂情感,既有喜悦,又有不安。这个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古代文学中对情感细腻的描绘。
“可喜可愕”可以用于各种语境,尤其是在描述复杂的情感或局面时。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可喜可愕”在**文化中反映了对复杂情感的理解与接受。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事情的发展往往充满了变数,这种成语的使用恰好能够表达出人们在面对变化时的复杂心情。
“可喜可愕”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面对重大决定时,既有对未来的期待,又有对结果的担忧。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次毕业典礼,得知自己获得了奖学金,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但随之而来的,是对未来职业方向的不确定感,真可谓是“可喜可愕”。
在某个小镇上,春天的到来可喜可愕,花儿盛开,万物复苏,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虫害的滋生,令人感到惶恐不安。就像生活,总是充满了惊喜与挑战。
在英语中,可以用“bittersweet”来表达类似的情感,指的是带有苦涩的甜蜜。这种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概念,反映了人们对情感复杂性的共鸣。
通过对“可喜可愕”的学*,我意识到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情感的载体。这一成语的使用使我在表达情感时更加细腻,也让我在面对复杂情境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推画者之意,岂以佛氏之作止语默皆与人同,而世之学佛者徒求卓诡变幻可喜可愕之迹,故为此图以警发之与?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上闻之,可喜可愕。”
《后汉书·袁绍传》:“绍闻之,可喜可愕。”
《汉书·王莽传下》:“莽闻之,可喜可愕。”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闻之,可喜可愕。”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闻之,可喜可愕。”
春抌机杼,鸡犬之鸣吠,远近断续,随风高下,一切~之音,咸会于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