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2:3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38:46
成语“可发一噱”字面意思是“可以引发一笑”,即用来形容某种言行或事情非常搞笑,值得一笑。其基本含义是指某种事物具有幽默性或趣味性,能够引起人们的笑声。
“可发一噱”源于古代文学中对幽默和搞笑情节的描述,具体的历史背景或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其与古代文人对于幽默的欣赏有关。在古典诗文中,常常会有一些描写幽默或滑稽场景的文字,反映出古人对快乐与幽默的追求。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语境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幽默和笑声被视为一种生活的调剂,能够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成语“可发一噱”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尤其在社交媒体和娱乐行业中,幽默元素被广泛运用。
“可发一噱”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欢声笑语的场景,能够带给人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它在表达时可以使氛围更加活跃,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次和朋友聚会时,讲了一个小故事,大家都笑了起来,我当时就用了“可发一噱”来形容这个故事的趣味性。这个成语帮助我更生动地表达了故事的效果。
在某个小故事中: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小明决定给家里的猫咪穿上一件小裙子。结果猫咪一阵慌乱,四处乱窜,惹得邻居们都捧腹大笑。真是可发一噱的场景,让人忍俊不禁。”
在英语中,类似于“可发一噱”的表达可以是“laugh out loud”或“a real hoot”。这些表达都强调幽默和搞笑的特性,但在文化背景和使用场合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成语“可发一噱”的学*,我认识到幽默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还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在日常交流中,适当地运用幽默成语,可以使沟通更加轻松愉快,增添生活的乐趣。
《老残游记》第十三回:“老残道:‘这可发一噱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六回:“众人听了,都笑道:‘这可发一噱了。’”
《聊斋志异·狐谐》:“狐曰:‘此等文墨,止可一噱耳。’”
《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鲍文卿道:‘这可发一噱了。’”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众人听了,都笑道:‘这可发一噱了。’”
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