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1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31:57
成语“新硎初试”的字面意思是“新的刀具刚刚试用”。它的基本含义指的是新手在初次尝试某项工作或任务时的状态,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刚刚开始接触某种新事物,充满了新鲜感和活力,但同时也可能缺乏经验和技巧。
“新硎初试”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原诗为“新硎初试,锋芒毕露”。这个成语反映了新事物的活力与潜力,同时也暗示了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挑战。
“新硎初试”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新硎初试”常被用来激励年轻人或新入职者,强调勇于尝试和创新的重要性。它也反映了社会对新生事物的包容与期待。
“新硎初试”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向上的。它让我联想到年轻时的无畏和探索精神,同时也提醒我,初学者的勇气和激情是成长过程中的珍贵财富。
在我刚进入大学时,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课程,确实感受到“新硎初试”的状态。尽管面对许多挑战,但我努力去适应,最终收获了许多。这个成语时常激励我在新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中勇敢尝试。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写: “在这个崭新的城市,李明如同新硎初试的剑客,带着对未知的渴望,走入了每一个陌生的角落,寻找属于自己的冒险和成长。”
在英语中,“newbie”或“novice”可作为“新硎初试”的对应表达,虽然它们更多地强调缺乏经验,但同样传达了新手的活力与潜力。
通过对“新硎初试”的学习,我认识到成语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文化的承载。它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勇气,面对新挑战时要乐观而坚定。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聊斋志异·陆判》:“朱尔旦,字小明,性豪放,然素钝,学虽笃,尚未知名。一日,文社众饮,或戏之曰:‘君有豪名,能深夜负得十王殿左廊下判官来此否?’朱笑曰:‘是何难!’即起束装出门。”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以书生带兵,新硎初试,即能削平大难,勋业烂然。”
《宋史·岳飞传》:“飞年十二,从父出猎,持弓矢,射杀一兔,父大喜,曰:‘此儿新硎初试,已有如此手段。’”
《文选·陆机<文赋>》:“虽杼轴于予怀,怵佗人之我先;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李善注:“新硎初试,割而易断。”
《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这五百和尚,都是侠禅亲自教出来的,操练了几年,今日~,勇气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