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4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22:43
“及锋而试”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在锋利的刀刃上试刀”,用来比喻在事物的最关键、最紧急的时刻采取行动。其基本含义是抓住时机,迅速采取行动,尤其是在面对挑战或机遇时。
“及锋而试”源于古代兵器的使用,强调在刀刃锋利的时候进行试验,意在提醒人们在最佳时机进行实践和尝试。此成语的具体出处并不明确,但在古代军事和武器的隐喻中经常被提及。
“及锋而试”可以用在多种场景中,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及锋而试”在**文化中反映了勇敢和果断的精神,强调把握时机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尤其在商业和个人发展中,迅速决策和采取行动被视为成功的关键。
该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激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勇敢前行。它也让人联想到冒险精神和机会的珍贵,促使人们在生活中更加果断。
在我的学*和生活中,我曾经历过许多机会,如果当时能够“及锋而试”,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成果。例如,在一次重要的面试中,我选择了在最后一刻表现出自信,最终成功通过了面试。
在冬夜的星空下,我写下: “如同锋刃划破夜空,时光的流转不容等待,及锋而试,勇敢面对,梦想的火焰在心中燃烧。”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seize the moment”或“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都强调在最佳时机采取行动的必要性。这些表达与“及锋而试”在意义上有相似之处,但文化背景和具体用法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及锋而试”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在生活中把握时机的重要性。这不仅提升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面对机会时更加果断,愿意冒险尝试。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实际应用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吏卒皆山东之人,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及锋而试,光武之智也。”
《后汉书·班超传》:“及锋而试,超之志也。”
《汉书·韩信传》:“及锋而试,韩信之谋也。”
《史记·项羽本纪》:“及锋而试,吾不如子房。”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及锋而试,不亦可乎?”
秦朝末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他封刘邦为汉王去驻守汉中,项羽送他3万楚军,部队到了南郑时,很多楚军开始逃跑,于是韩信向刘邦建议及锋而试,可以成大业。刘邦听从韩信的建议,违约出兵攻击项羽,和项羽争夺天下取得了成功
此后自当避免些无须必践的荆棘,养精蓄锐,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