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4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22:42
成语“及笄年华”字面意思是“到达笄(古代女子用来束发的工具)之年”,指的是女子到了15岁,即可以笄发的年龄。这个年龄在古代被视为成年或进入适婚年龄,象征着女子的青春和成长。基本含义上,它强调了青春的美好和成长的意义。
“及笄”一词源自古代**的礼仪文化,尤其是女子成年的标志。在《礼记》中提到,女子在15岁时举行笄礼,标志着她们的成年。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成长过程的重视和仪式感。
“及笄年华”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述女子的青春与美丽。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年轻女孩的成长阶段,也可以在演讲中用来强调青春的宝贵和迅速流逝。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该成语反映了古代**重视女性成长的文化背景。在古代,女子的成长与婚姻密切相关,及笄年华也意味着进入适婚状态。在现代社会,虽然这种观念有所改变,但“及笄年华”仍然象征着青春和生命的转折点。
“及笄年华”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对青春的怀念与珍惜,联想到自己青春期时的无忧无虑和梦想。它也提醒我珍惜时间,充分利用青春的美好时光。
在生活中,我常常用“及笄年华”来描述朋友们的青春时光,尤其是在庆祝生日时,强调她们正值人生的美好阶段,让大家一起分享那份快乐和期许。
在一首诗中使用:
及笄年华映朝霞,
桃之夭夭似花发。
岁月如歌轻轻唱,
青春无悔任风华。
在英语中,可以用“coming of age”来对应“及笄年华”,虽然这个表达通常更广泛,涵盖了成年礼的各个方面,但都强调了成长与转变的重要性。在不同文化中,女性的成年礼有着不同的形式和象征意义。
通过对“及笄年华”的学*,我深刻理解了青春期的重要性及其在文化中的象征。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更好地体会到成长的意义和人生的阶段。
女子十有五年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年方及笄。”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及笄之年,始来游此。”
唐·白居易《长恨歌》:“及笄年华,初入宫时。”
《汉书·王莽传》:“莽女为皇后,年十四,及笄。”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