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2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44:20
成语“愤时疾俗”由四个字组成:
字面意思是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俗感到愤怒和厌恶。基本含义是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尤其是对不良风俗的强烈反感。
“愤时疾俗”出自《后汉书·王允传》。王允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政治家,他对当时的政治腐败和社会风气感到愤怒,因此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这个成语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中有广泛的应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愤时疾俗”反映了一个人对社会风气的敏感与关注。在**文化中,尤其是在传统文人中,常常有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种思想在历史上有深厚的土壤。在现代社会,该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青年人对环境问题、社会不公等现象表达不满时。
该成语常常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尤其是在面对社会不公或不良风俗时,能够激起人们的反思和行动。它提醒我们关注社会问题,鼓励我们发声。
在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社会活动中使用“愤时疾俗”来表达对某些不公平现象的看法。通过这个成语,我能够更加精准地传达我的情感和立场,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愤时疾俗心难平,
问君何以解心声?
举杯邀月共对影,
愿为世间添新生。
这首诗表现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discontent with the times”,虽然没有一个精确的成语对应,但表达的情感是相似的,均体现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通过对“愤时疾俗”的分析,我深刻认识到表达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理想追求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社会问题时更加深入。我将继续在生活中运用这一成语,激励自己关注社会,积极参与变革。
居恒愤时疾俗,欲以身挽之。
望溪同时友戴潜虚先生……~之作尤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