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3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02:24
“沓来踵至”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脚步声接连不断”。其中“沓”指的是“重叠”的意思,形容一波接一波的到来;“踵”是脚后跟,指接踵而至的状态。整体上,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不断地到来,络绎不绝。
“沓来踵至”出自唐代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在这篇作品中,王勃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成语中的“沓”和“踵”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人群的涌动,也寓意着事物的繁忙与喧嚣。
此成语常用在描述人潮涌动、活动频繁的场景。例如:
此外,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事情的频繁发生,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沓来踵至”在现代社会中常用于形容城市化进程中人流、物流的繁忙状态,反映了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与人际交往的频繁。同时,它也可以用来引发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反思,是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内心的平静与真实的交流。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忙碌、热闹的感觉,常常联想到城市的喧嚣和生活的繁忙。在表达时,能带给人一种紧迫感与活力,同时也让人警觉到生活的节奏可能过快,提醒人们偶尔要停下来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常常感受到工作“沓来踵至”的状态。有一次,因项目的紧迫性,几乎每周都有新的任务和会议安排,感觉时间不够用。但在这种忙碌中,我也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寻找工作的乐趣。
在一次诗歌创作中,我尝试用“沓来踵至”描绘城市的繁华:
城市霓虹闪烁夜,
人潮如涌沓来踵至。
喧嚣掩盖心底声,
是否能寻一隅宁静?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come in waves”或“crowd in”,同样形容人群或事物的接连到来,但往往没有“沓来踵至”那种浓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感。
“沓来踵至”让我认识到语言的独特性及其表达的生动性。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习,我不仅提高了对汉语成语的理解,还意识到生活中快节奏的挑战与反思的重要性。这种语言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对词汇的掌握,更是对文化的体验与思考。
倘敢抗违不遵,即照前札或用炮轰击,或用火烧,务使创巨痛深,始免沓来踵至。
至难至险之现象,踏来麕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