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02:07
“沐浴膏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沐浴在甘润的恩泽之中。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受到恩惠和滋润,通常指的是在某种良好的环境下成长或生活,受到他人的关照和恩惠。
该成语出自《尚书·大禹谟》,原文是:“使民沐浴膏泽,饱食终日。”这里的“膏泽”指的是滋润、恩泽,成语的用法强调一种温暖、关怀的环境。大禹是古代**著名的治水英雄,提到的“沐浴膏泽”暗示着他治理水患后,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的美好局面。
“沐浴膏泽”常用在描述一个人或集体在某种有利的环境中得到滋润与发展的情境中。可以在文学作品中使用,也可以在日常对话或演讲中提到,如形容政府的良好施政带给人民的福祉,或形容一个人在某种良好环境中的成长。例如,在学校的演讲中提到“在学校的良好氛围中,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沐浴在膏泽之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庙堂与民众的关系常常是成语使用的背景。“沐浴膏泽”不仅反映了对良好治理的期盼,也体现了人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在现代社会中,该成语依然具有适用性,尤其是在描述良好的家庭、学校或社会环境时。
该成语给人一种温暖、关怀的感觉。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唤起了对恩惠来源的感激之情。这种情感也可以激发人们对社会责任感的思考,促使人们去关心他人。
在我的学和生活中,曾经受益于老师的教导和朋友的支持,使得我在学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常常用“沐浴膏泽”来形容这种受到良好环境滋润的感受,提醒自己要感恩并回馈他人。
在一首诗中,可以将“沐浴膏泽”融入:
晨曦微露花自开,
沐浴膏泽春意来。
恩情如雨润心田,
携手共赴未来来。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例如,英语中有“to be pampered by good fortune”,意思是受到好运的宠爱,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相似,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感激。
通过对“沐浴膏泽”的学*,我对这种成语的理解更加深入。这不仅帮助我拓展了词汇量,也让我在表达时能够更灵活地运用成语,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在日常交流中,适当地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使表达更为生动和富有情感。
佚能思切,安能惟始,沐浴膏泽而歌泳勤苦,非大德谁能如斯。
《宋史·乐志十三》:“灵芝奉,玉座侑,圣子中,保万寿,宗社托,寝庙侑,福履乐,沐浴膏泽。”
《晋书·文苑传·左思》:“是以海内殷富,锡羡于天,沐浴膏泽,熏陶德教,盛以雅琴音乐。”
《后汉书·班彪传上》:“故能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休徵嘉瑞,麟凤龟龙,并于坛端之际焉。”
《文选·班固〈西都赋〉》:“于是圣上覩万方之欢娱,又沐浴膏泽,吹荡风俗。”
《汉书·王莽传上》:“莽上书言:‘臣闻圣王序天文,定地理,因山川民俗以制礼,故能沐浴膏泽,以长于天下。’”
臣等~,咏歌升平。幸以髡髦之微,得参舞羽之末。敢干宸听,伏俟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