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37:41
“残膏剩馥”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剩余的膏油和香气”。这里的“残膏”指的是剩下的油脂或膏状物,通常是指一些未被完全利用的物质;而“剩馥”则是指剩余的香气。整体来看,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的余香,或者比喻残留的美好事物,通常用于表达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或珍惜。
“残膏剩馥”出自《红楼梦》。在书中,贾宝玉形容黛玉的诗词,意在表达对她才华的赞赏,同时也暗示其才华在世人眼中未能得到充分的认识和珍视。因此,这个成语的起源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密切相关。
“残膏剩馥”可以在多个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珍视过去的美好事物是一种普遍的情感。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适用,尤其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传统艺术的欣赏等方面,都体现了人们对“残膏剩馥”的重视。
“残膏剩馥”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对逝去美好的怀念和珍惜。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平凡而珍贵的瞬间,比如与朋友的欢聚、与家人的团圆,或者是某个特别的艺术作品,提醒我珍惜当下的美好。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加过一次老同学的聚会,大家在一起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分享着各自的成长故事,那一刻让我深深体会到“残膏剩馥”的意义。我们对过去的珍惜,让那次聚会充满了温馨的氛围。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残膏剩馥”:
岁月流转如水,往事藏深处,
残膏剩馥依旧,怀念犹如初。
花开花落皆是,唯余心中情,
愿将此生珍藏,伴我梦回处。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lingering scent of nostalgia”,强调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虽然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相似的情感在不同文化中普遍存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怀念。
通过对“残膏剩馥”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在语言表达中对过去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怀念的重要性。这种情感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细腻地去感受那些微小而美好的瞬间。在未来的学和生活中,我会继续关注这种情感的表达。
《明史·文苑传序》:“明之文士,虽残膏剩馥,亦足以传世。”
《唐才子传·李白》:“李白之诗,残膏剩馥,犹能激荡人心。”
《文心雕龙·时序》:“汉之文章,虽残膏剩馥,犹能照耀千古。”
《宋史·文苑传序》:“宋之文,虽残膏剩馥,亦足以启迪来者。”
《旧唐书·杜甫传》:“杜甫之文,残膏剩馥,犹足以熏陶后进。”
君之文非不如人,今彼籍吾~者,取青紫如捡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