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5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50:59
成语“三浴三薰”字面意思是指通过三次沐浴和三次熏香来达到洗净和净化的效果,形容一个人对某种事情进行反复的洗练和磨砺。它通常用来强调对某种思想、品质或技能的不断锤炼和升华。
“三浴三薰”源于古代的洗浴和熏香文化,古人相信水和香可以清洁身体和心灵。在古代文献中,常常提到洗浴和熏香在修身养性、调整心态方面的重要性。虽然这个成语的具体出处不明确,但其意象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中,尤其是道教和的影响。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语境中,比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洗浴和香熏有着悠久的历史,常常与修身养性、健康长寿等观念紧密相连。现代社会中,人们依然重视精神和心理的净化,因此“三浴三薰”在现代生活中仍然适用,尤其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方面。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清新和净化的感觉,联想到努力、坚持和成长的过程。它不仅是对外在环境的净化,更是对内在心灵的洗礼,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我的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三浴三薰”的重要性。每当面临困难时,我都会提醒自己,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在各方面获得提升。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晨曦初照清风来,
三浴三薰洗心怀。
百折千回方得意,
只为一朝展翅飞。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rial and error”,强调通过反复尝试和修正来获得成功。虽然两者都强调过程的重要性,但“三浴三薰”更侧重于内心的修炼,而“trial and error”则更强调经验的积累。
通过对“三浴三薰”的学*,我认识到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中起到装饰和丰富的作用,更是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它让我更加理解了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也激励我在生活中不断追求进步。
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薰之,听仆之所为,少安无躁。
《后汉书·班超传》:“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上疏乞归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谨遣子勇随安息献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勇目见中土。’书奏,帝感其言,乃征超还。超至洛阳,三浴三薰,然后见于君。”
《汉书·王莽传上》:“莽既尊重,欲以女配帝为皇后,以固其权,奏言:‘臣莽女诚贤,宜配帝,为天下母。’前后上书者八千馀人,咸曰:‘宜如莽言。’莽乃盛服见于君,三浴三薰,然后见于君。”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既不得用于卫,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闻窦鸣犊、舜华之死也,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乃还息乎陬乡,作为《陬操》以哀之。三浴三薰,然后见于君。”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三浴三薰,以见于君。”
《礼记·曲礼上》:“三浴三薰,然后见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