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5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46:46
成语“坚定不移”由“坚定”和“不移”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形容意志、信念等非常坚定,不会改变。基本含义是指在面对困境、挑战或诱惑时,保持自己的信念和立场,毫不动摇。
“坚定不移”这一成语的历史背景并不十分明确,但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重视意志和信念的价值观。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常常用于描述志士仁人的决心。它强调了在动荡的社会或人生境遇中,勇于坚持理想和信念的重要性。
“坚定不移”可以广泛应用于多个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坚定不移”在**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尤其在儒家思想中,强调忠诚、勇气和信念的价值。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面对经济、政治或个人挑战时,很多人会用它来鼓励自己或他人坚持目标。
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向上的,充满力量与勇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人物,激励人们在生活中保持信念、克服困难。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曾经面临选择职业道路的困惑。在朋友的鼓励下,我对自己的决定坚定不移,最终选择了一条我热爱的路线,这让我在后来的工作中充满了热情与动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风雨中行走,心如磐石, 面对挑战与诱惑,坚定不移, 愿我心中信仰,永不动摇, 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光辉的足迹。
在英语中,可以用“steadfast”来表达类似的意思,“steadfast”同样意味着坚定不移、毫不动摇。许多文化中都有类似的表达,反映了人类普遍的价值观——信念的坚持与意志的力量。
通过对“坚定不移”的学,我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是克服困难的重要力量。这一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更加明确了面对挑战时心态的重要性。
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遂作《怀沙》之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君子之道,坚定不移。”
他们走得很慢,然而是~地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