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4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46:42
成语“坚不可摧”字面意思是“坚固到无法被摧毁”,形容事物非常坚固,无论是物体的坚硬程度,还是意志、信念等的坚定程度。该成语常用于比喻一种坚定的信念、强大的意志或不可动摇的立场。
“坚不可摧”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它的构成部分“坚”和“摧”分别有明确的意义。“坚”意为坚固、稳固,而“摧”则意味着摧毁、击破。该成语的形成与古代哲学、军事、建筑等领域的思考有关,强调了某种不可动摇的力量。
在不同的语境中,“坚不可摧”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坚韧不拔的精神被高度推崇,“坚不可摧”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遇到困境时所表现出的不屈精神。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时。
“坚不可摧”常常让我联想到勇气和决心,这种力量可以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不懈,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它也让我想到许多历史人物和故事,展现出人类在面对困难时的不屈精神。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面临学业上的压力,尽管困难重重,但我始终保持着坚不可摧的信念,最终克服了挑战,取得了满意的成绩。这种经历让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深刻含义。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风雨中伫立,心如磐石坚不可摧,
无惧雷霆万钧,只为梦中那道光辉。
通过这样的表达,可以传达出一种强烈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在英语中,可以用“unbreakable”或“indestructibl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在某些文化中也强调了坚定不移和强大的意志,不过可能在情感深度或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
通过对“坚不可摧”的学,我深刻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和信念。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帮助我更好地传递情感,激励自己和他人。我会在今后的交流中继续灵活运用这个成语,传播积极向上的力量。
惟力大而才能坚,故至坚而不可摧也。
《资治通鉴·唐纪》:“李光弼之兵,坚不可摧。”
《后汉书·班超传》:“超之在西域,坚不可摧。”
《汉书·王莽传》:“莽之兵,坚不可摧。”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兵四十万,坚不可摧。”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之围曹也,曹人坚不可摧。”
二十年闺阁,养成拘墟笃时之见,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