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54:12
成语“玉石俱摧”字面意思是“玉和石头一起被摧毁”。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某种情况下,无论是好是坏、珍贵还是普通的事物,都遭遇到同样的破坏或损失。通常用来形容在冲突或灾难中,所有相关的事物都受到影响,没有人能幸免。
“玉石俱摧”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在描述光武帝刘秀打败王莽的战斗时,提到“玉石俱摧”,意在强调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所有的生命和物品在战争面前都显得脆弱无力。这一成语反映出了古代战争中对人命和财物的极大破坏。
“玉石俱摧”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玉被视为珍贵的象征,代表着美德和高尚,而石则象征着平凡。成语“玉石俱摧”不仅表明了战争和灾难的残酷,也体现了对珍贵事物的无奈和悲哀。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讨论社会冲突、环境问题或经济危机时,强调无辜者的遭遇。
“玉石俱摧”令人感到悲哀和无奈,尤其是在目睹无辜者同样遭受损失时。这种情感反映了对人性脆弱的思考,以及对不公正现象的深刻反省。在表达时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加强情感传达的力度。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曾经经历过一场突发的自然灾害,很多人都失去了家园和财物,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玉石俱摧”的含义。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在这场灾难中失去了很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将“玉石俱摧”融入其中:
风起云涌战火狂,
忠良与贼皆难逃。
玉石俱摧人自泪,
何时再见月明霄。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中的悲惨场景,运用成语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collateral damage”,意指在军事行动中无辜者也会受到伤害。虽然两者都强调了无辜者的损失,但“玉石俱摧”更强调了对珍贵事物的保护和对损失的悲哀。
通过对成语“玉石俱摧”的学,我更加理解了语言中的深刻内涵和情感表达。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冲突和灾难时,要关注到所有受到影响的生命与事物。这一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观点。
脱履机不发,必玉石俱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