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53:47
成语“玉烛调和”字面意思是“用玉制成的蜡烛去调和”,其基本含义是形容气氛融洽、和谐,常用于形容宴会、聚会等场合的和谐氛围。
“玉烛调和”出自《太原志》,原文提到“玉烛调和,歌舞升平”。这里的“玉烛”象征着珍贵、光亮的事物,而“调和”则表示事物之间的和谐。成语的来源与古代宴会、庆典的场景密切相关,反映了古人对和谐气氛的追求。
该成语常用于描绘聚会、庆典、宴会等场合的和谐氛围。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家庭、朋友之间的融洽关系或团体活动的成功。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和谐被视为重要的价值观念。成语“玉烛调和”不仅反映了古代宴会的盛况,也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在现代社会中,该成语适用于各种需要营造和谐氛围的场合,如团队建设、家庭聚会等。
“玉烛调和”给人一种温馨、愉悦的感觉,联想到团圆、友谊和欢聚的场景。这种和谐的氛围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情绪,促进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
在我的一次家庭聚会中,大家围坐一桌,互相分享各自的生活点滴,气氛非常温暖。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玉烛调和”的美好。
在一首描写团圆的诗中,我尝试融入该成语:
月明点滴窗前影,
亲友欢声笑语声。
玉烛调和共此夜,
愿将此情永不忘。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 harmonious gathering”,强调聚会的和谐氛围。但“玉烛调和”更强调文化背景中的艺术与仪式感。
通过对“玉烛调和”的学,我认识到和谐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帮助我更好地传达情感与氛围,同时也增进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铜律应度,玉烛调和。
《文选·左思〈魏都赋〉》:“于时运距阳九,汉网绝维,奸回内赑,兵缠紫微。翼翼京室,眈眈帝宇,巢焚原燎,变为煨烬,故荆棘旅庭也。殷殷寰内,绳绳八区,锋镝纵横,化为战场,故麋鹿寓城也。伊洛榛旷,崤函荒芜,临菑牢落,鄢郢丘墟。而是有魏开国之日,缔构之初,万邑譬焉,亦独犨麋之与子都,培塿之与方壶也。且魏地者,毕昴之所应,虞夏之余人,先王之桑梓,列圣之遗尘。考之四隈,则八埏之中;测之寒暑,则霜露所均。卜田宇,营邑闾,诏匠人,延画轮,相土脉,辨阜陆,脩其城隍,造其门阁。经始勿亟,成之不日。犹谓为之者劳,居之者逸。慕唐虞之茅茨,思夏后之卑室。既又齐量乎黄唐,均制规乎公刘,无稼穑之艰难,罕玉食之遐福。同容乎大庭,每彻物以为式。故君于挹彼注兹,以蕲百禄,和神安体,颐性养寿,于斯时也,玄泽普宣,至和旁流,淳曜六合,丰融六幕,遐方纳贡,殊俗内款,四海会通,万国交会,皇欢浃洽,玉烛于是乎调。”
《文选·潘岳〈藉田赋〉》:“于是我皇乃降灵坛,抚御耦,游场染屦,洪縻在手,三推而舍,庶人终亩。贵贱以班,或五或九,于斯时也,居靡都鄙,民无华裔,长幼杂遝以交集,士女颁斌而咸戾。被褐振裾,垂髫总发,蹑踵侧肩,掎裳连襼。黄尘为之四合,阳光为之潜晦,动容发音而观者,莫不抃舞乎康衢,讴吟乎圣世。情欣乐乎斯辰,耳欢闻乎此日,于是观礼,礼举仪具。经始勿亟,成之不日。犹谓为之者劳,居之者逸。慕唐虞之茅茨,思夏后之卑室。既又齐量乎黄唐,均制规乎公刘,无稼穑之艰难,罕玉食之遐福。同容乎大庭,每彻物以为式。故君于挹彼注兹,以蕲百禄,和神安体,颐性养寿,于斯时也,玄泽普宣,至和旁流,淳曜六合,丰融六幕,遐方纳贡,殊俗内款,四海会通,万国交会,皇欢浃洽,玉烛于是乎调。”
《文选·张衡〈东京赋〉》:“于是春秋改节,四时迭代,蒸蒸皇皇,不穷不替。圣皇君四方,合德天地,顺时而理,赞化育,斟元氣,布之黎庶,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其胤维何?天被尔禄,君子万年,景命有仆。其仆维何?厘尔女士,厘尔女士者,从以孙子。故曰:‘玉烛调,时绳绳,圣皇君四海,万国慕,奉圭瓒,秬鬯沛,首群生,泽渗漉,怀四裔,恩愈隆,德洋恩普,物靡不供,维帝念功,祀事孔明,永锡尔极,时万时亿。’”
《文选·班固〈东都赋〉》:“于是圣上睹万方之欢娱,又沐浴于膏泽,惧其侈心之将萌,而怠于东作也,乃申旧间,下明诏,命有司,班宪度,昭节俭,示太素。千乘万骑,照耀舆服,羽旄扫霓,旌旗拂天。焱焱炎炎,扬光飞文,吐焰生风,歘野喷山,日月为之夺明,丘陵为之摇震。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形神寂寞,耳目不营,嗜欲之原灭,廉正之心生,莫不优游而自得,玉烛于是乎调。”
《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君者中心,臣者外体,外体作,然后知心之好恶;臣下动,然后知君之节趋。故主有忧则忧之,有难则死之。主视寒则先寒,食餮则先饭。夫将为之尸,必生为之象。推己之心,揆人之腹,爱则同之,忧则救之。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普天率土,各以其禄来助。故礼行于郊,而百神享其气;乐作于庭,而万物理其情。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是以四时和,五星不悖,日月不蚀,寒暑不忒,风雨不疾,此玉烛之调也。”
显文明开盛治,说孝男并义女。~归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