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3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37:02
“具体而微”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具体到微小的部分”。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描写事物时,能够细致入微,展现出事物的具体特征和细节。通常用来形容作品或描述生动、具体,能使人感受到真实和细致。
“具体而微”的来源较为模糊,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和美学思想,特别是在描写和艺术表现方面。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细节和真实的重视,强调在艺术创作中,要关注具体的细节,以达到更深层的情感表达和思想传达。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评论、艺术创作、学术讨论等场合,也可以在日常对话中用于评价某人的工作或描述事物的细致程度。例如,在欣赏一幅画作时,可以说:“这幅画具体而微,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在演讲中,讲述某个复杂的问题时,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强调对细节的关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细节和具体的描写往往被视为重要的价值。无论是文学、绘画还是其他艺术形式,具体而微的表现能够让人感受到艺术作品的深度和真实感。在现代社会,这种注重细节的态度在设计、产品开发等领域同样重要,能够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具体而微”往往给人一种细腻、用心的感觉,能够激发对细节的关注和欣赏。在生活中,细致的观察和表达能够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深入,增进理解与共鸣。
在我的生活中,我常常在写作中尝试运用“具体而微”的原则。例如,在描述一次旅行经历时,我会特别注意细节,描绘周围的景色、气味和声音,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氛围。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具体而微”:
晨曦洒落窗前光,
具体而微照心房。
花香随风漫天舞,
细腻之处见真常。
这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早晨的宁静和美好,体现了“具体而微”的精神。
在英语中,有类似“vivid and detailed”的表达,强调生动和细致。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在艺术创作和表达中,细节的重要性是普遍认可的。
通过对“具体而微”的学*,我意识到在语言表达和沟通中,细节是增强理解和共鸣的重要因素。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细节,提升了我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汉书·艺文志》:“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经立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论语·子罕》:“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所居有池五六亩,竹数千竿,乔木数十株,台榭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