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2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37:04
成语“典章文物”字面意思为:典章指法律、规章、制度等文书,文物则指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艺术等物品。整体含义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文化、历史、制度的总和,强调文化传承和历史积累。
“典章文物”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用以强调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治理国家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应用。具体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乐文化以及对历史文献的重视,例如《诗经》、《尚书》中对典章制度的讨论。
该成语常用于历史研究、文化讨论、教育领域以及政治演讲中。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用它来描绘一个时代的文化底蕴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于谈论某个文化现象或历史**的背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典章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现代社会虽然科技发展迅速,但对典章文物的重视依然存在,尤其是在文化自信和文化复兴的背景下,保护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典章文物”引发的情感反应往往是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珍视。它让我联想到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激励我在生活中更加关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在一次历史课上,我讲述了**古代典章文物的重要性,强调了这些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通过这样的分享,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历史与现代的连接。
在古老的城墙旁,典章文物静静诉说着岁月,仿佛在告诉我们,历史的每一段足迹,都是未来的指引。
在西方文化中,有类似“cultural heritage”或“historical documents”的表达,强调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性。在不同文化中,对传统的重视程度和保护方式各有不同,但普遍存在对历史文献和文化遗产的珍视。
通过对“典章文物”的学,我认识到历史文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也让我在与他人交流时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传递。
幸而天历间虞集六典法,纂《经世大典》,一代典章文物粗备。
《宋史·礼志》:“典章文物,悉遵古制。”
《旧唐书·礼仪志》:“典章文物,粲然大备。”
《隋书·经籍志》:“典章文物,备于前代。”
《后汉书·班彪传》:“典章文物,焕然可观。”
《汉书·艺文志》:“典章文物,所以纪纲天下,整齐人伦者也。”
关于秦代的~,我也茫然无知,耳目所涉,也未知有专门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