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5:4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05:40
“守阙抱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守着阙门,抱着残缺的东西”。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固守旧有的事物、观念或位置,而不愿意面对或接受新的变化与挑战,通常带有一种消极、保守的意味。
“守阙抱残”的来源与古代官职有关。阙原指的是古代城墙上的门楼,守阙则是指守护这个门楼的人,象征着一种固守的态度。而“抱残”则隐含着对过往事物的执着与依恋,可能来源于对已经失去事物的眷恋。这个成语体现了对过去的僵化和对新事物的拒绝。
在文学作品中,成语“守阙抱残”常用来描述那些对传统观念或旧有事物十分执着的人们。例如,在描写某些保守派人士时,可以用此成语来形容他们不愿意接受现代化的变化。在日常对话中,当某人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愿意接受新的理念或方法时,也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此外,在演讲或辩论中,用此成语可以强调对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这几个成语虽然都涉及到态度的变化,但“守阙抱残”更强调对旧事物的执着和拒绝变化。
“守阙抱残”在**传统文化中常常被视为一种负面的品质,尤其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固守旧有想法的人往往被视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与思想的飞速发展,能否放下成见、适应变化,成为了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一种孤独的坚持,仿佛是一个人坐在旧居室内,怀念过去的美好,却不愿意走出大门去迎接崭新的世界。它让我反思在生活中是否有过于执着于过去的时刻,提醒我在面对变化时要勇于放下。
在我的学过程中,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守阙抱残”,对某种学方法非常依赖,导致无法适应新的学*环境和要求。后来,通过反思,我意识到必须尝试新方法,才能提高效率并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一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守阙抱残”的危害。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守阙抱残何所惧,天边新月照心曲。”这句诗表达了对坚持旧有事物的反思,同时也暗示了对新事物的期待与渴望。
在英语中,类似于“守阙抱残”的表达可以是“stuck in the past”,用来形容那些无法接受时代变化的人。这种表达在西方文化中同样具有消极的含义,强调了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保守和固执可能导致的后果。
通过对“守阙抱残”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一种态度的描述,更是对我们生活中应对变化的启示。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新事物时,必须放下成见,勇于尝试,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使用这个成语,能够增强我的表达能力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
守阙抱残非好事,神州国粹太飘零。
《明史·文苑传·杨慎》:“守阙抱残,不以时进。”
《宋史·文苑传·欧阳修》:“守阙抱残,不以时变。”
《晋书·文苑传·左思》:“守阙抱残,不以时进。”
《文选·陆机〈文赋〉》:“守阙抱残,不以新意。”
《后汉书·班固传》:“守阙抱残,不以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