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3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05:55
成语“安于一隅”字面意思是“安于一个角落”,引申为对现状感到满足,不求进取或改变。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愿意追求更高目标、满足于现有小成就的人。
“安于一隅”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庄子》中,意在批判那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庄子通过对话的方式,探讨了人类的局限性与对自由的渴望,强调了“安于一隅”是一种狭隘的生活态度。
在不同语境下,“安于一隅”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追求进步与自我提升是受重视的价值观,而“安于一隅”则常被视为一种消极态度。现代社会中,尤其在职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安于一隅”被认为是一种阻碍个人发展的心态。
“安于一隅”让我联想到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虽然很舒服,但可能会错过很多成长与机遇。它警示我反思自己的目标和追求,避免陷入 complacency。
在我大学时期,有一个同学总是满足于自己的成绩,从不努力去争取更好的表现。最终,他因为缺乏竞争力而错失了许多机会。这个例子让我明白了“安于一隅”的危害,激励我在学*上不断挑战自己。
在诗歌中:
在那安于一隅的角落,
梦境静静流淌,
如同无声的湖面,
不再波动的心。
在英语中,“content with mediocrity”可以与“安于一隅”进行比较,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含义上都传达了对现状的满足和不求进取的态度。
通过对“安于一隅”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上丰富了我的表达能力,也在生活中提醒我不断追求进步与自我提升。在未来的学*和生活中,我会更加注意避免“安于一隅”的心态,努力实现更高的目标。
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不肯即安于一隅,是有功于社稷也。
《资治通鉴·唐纪》:“李密安于一隅,不图大业。”
《后汉书·袁绍传》:“绍安于一隅,不谋进取。”
《汉书·王莽传》:“莽安于一隅,不恤民瘼。”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安于一隅,不思天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安于一隅,不图进取。”
你不能只求~,要有更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