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0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12:29
“砥砺廉隅”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用磨刀石磨砺刀具,形容在道德上、品行上精进和持守。整体含义强调在品德和操守方面的坚持和强化。
“砥砺”原指用磨刀石磨砺刀具,引申为磨练和锻炼;“廉隅”则指的是道德的底线和坚守的原则。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强调在道德上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追求,源自于古代对品德修养的重视。虽然具体的历史典故不详,但它的构成与古代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担当。
“砥砺廉隅”可以在许多场合中使用,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家思想中,个人的道德修养被视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砥砺廉隅”反映了这种对品德的重视。现代社会虽然物质文化丰富,但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仍然需要强调道德自律和操守。
“砥砺廉隅”让我联想到一种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个人面对各种诱惑时,能够坚持自我、保持道德底线是一种难得的品质。这种坚守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他人的一种激励。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面临过职业选择的困扰。尽管有更高的薪水和更多的机会,但我选择了一份能够让我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砥砺廉隅”的重要性。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砥砺廉隅立风骨,
不畏浮云遮望眼。
道德如山永不移,
心存善念自芬芳。
这首诗强调了在面对困难时,坚守道德信念的重要性和美好。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于“砥砺廉隅”的表达有“integrity”(正直)。这种品质在个人和职业生活中都被高度重视,强调个人的道德标准和诚实守信。
通过对“砥砺廉隅”的学,我深刻理解了道德自律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引用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表达,也能传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这个成语提醒我在生活中要时刻保持对道德的追求与坚守。
近文章,砥砺廉隅。
《旧唐书·魏征传》:“征性刚直,好直言,不避强御。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自以遇知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太宗尝曰:‘朕与征言,如饮醇醪,不觉自醉。’征所陈奏,多砥砺廉隅,有益于治道。”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为学,务为有用之学,不尚空谈。其论治也,以勤俭为本,以廉正为先,故其为文,多砥砺廉隅之言。”
《明史·海瑞传》:“瑞性刚直,嫉恶如仇,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自知非文章巨公,未尝以文墨自矜,而所著书,皆砥砺廉隅,有补于世道人心。”
《宋史·辛弃疾传》:“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掉书袋’之风。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彼若果贤,自当出人头地,何至以贫贱为耻?’故其为文,多砥砺廉隅之志。”
《后汉书·孔融传》:“融性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后进,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与蔡邕素善,邕卒后,有虎贲士貌类于邕,融每酒酣,引与同坐,曰:‘虽无老成人,且有典型。’融闻人之善,若出诸己,言有可采,必演而成之,面告其短,而退称所长,荐达贤士,多所奖进,知而未言,以为己过,故海内英俊皆信服之。”
本大臣~,一介不取,所到之处,一概不许办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