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5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12:19
“砥名励节”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磨砺名声,激励操守”。其中,“砥”指磨砺,“名”是名声,“励”即激励,“节”代表操守或节操。整体来看,该成语强调通过磨砺来提升个人的声誉和道德操守,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砥名励节”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原文是“砥节砺行”,意指通过磨砺来提升自身的品德与声誉。其中“砥节”是比喻对节操的坚守,“励行”则是指努力践行。后来的演绎中,将“砥节”与“名”结合,形成了现在的成语,强调名声与节操的双重重要性。
该成语通常用于表达人们在追求名声和品德时所需的努力和坚持。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写人物的决心和志向;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激励他人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在演讲中,常被引用以提升讲话的感染力,强调道德和名声的重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个人的名声和道德操守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价值观。成语“砥名励节”反映了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在现代社会,虽然物质主义盛行,但追求道德和名声的价值依然存在,这个成语在当今社会仍具备重要的适用性。
“砥名励节”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激励人们追求高尚的品德。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困境中依然坚持信念、锤炼自我的人,激励我在生活中也要时刻保持自我约束和追求。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常常会用“砥名励节”来提醒自己,尤其是在面临选择和挑战时,它让我思考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避免随波逐流,始终保持自己的原则。
在夜空下,星星闪烁, 我在心中默念砥名励节, 虽有风雨,心不惧, 坚守道德,争做榜样。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uphold one's integrity”,强调保持个人的操守和清白。虽然两者传达的核心思想相近,但文化背景和具体情境有所不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和成就导向更为突出,而在**文化中,集体利益与个人声誉的平衡则显得尤为重要。
“砥名励节”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激励人心的哲学。在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关注个人的品德与声誉,鼓励我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永远不忘初心,坚守信念。这种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依然重要,有助于我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找到方向。
砥名励节,易地改辙,冀桑榆之未晚,得雌雄之一决。
《资治通鉴·唐纪》:“砥名励节,以报国恩。”
《清史稿·林则徐传》:“砥名励节,以天下为己任。”
《明史·海瑞传》:“砥名励节,以直道自任。”
《宋史·文天祥传》:“砥名励节,不以富贵贫贱易其心。”
《晋书·王导传》:“砥名励节,以清王室。”